是什么让大学生村官们实现了“华丽转身”?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小石头

    今年是全国部署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第五个年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邀请了相关领导、专家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就五年来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长李义良谈到山西省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村官的一句颇具代表性的评语“开始是怕负担,后来是离不了,现在是不想让走,还想多要”。

  短短的几年时间,基层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可谓是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不信任到依赖,再到主动争取。是什么让大学生村官们实现了“华丽转身”?这段时间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又为基层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准确的自我定位让大学生村官们迅速融入了群众。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在踏上岗位后,都能够较好地认清自我、转变角色。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甩掉了一身的“书呆子气”,积极走向窜户“接地气”、“不耻下问”学本领,在呼吸农村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在不断为自己补充着工作所需的“养分”。这让他们很快地就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也为自己的农村工作打牢了根基。

  其次,扎实的知识基础让大学生村官们能在自身岗位上服务好群众。丰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现代化知识技术是大学生村官们相对传统的村干部最大的优势。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努力为村两委的工作做着贡献。小到普通的电脑操作,大到村上大事的决策商议,大学生村官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成为村两委不可或缺的班子成员。

  最后,创新的发展思路让大学生村官们能真正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部分大学生村官把握自身眼界开阔、思维灵活的特点,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干事创业。不仅发展了自己,也不断带动着周围农民发家致富,引领村庄更好更快地发展。据统计,目前大学生村官中有3万人领办、参办致富项目2万多个,总投资60.8亿元,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451个,为24.3万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定意义上讲,这或许就是基层争取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原因吧。(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