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与“知青”的区别

来源:时评界 作者:郭兵兵
  2012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出席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经验,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优秀人才。(人民日报)

  2008年3月20日,中央组织部李源潮部长主持,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充实新农村建设干部伍。

  经过几年的实践,至2012年9月全国已有数十万的大学生“村官”,其数量之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迎来送往,一批接一批,让人不禁联想起当年的“知青”、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如今的大学生“村官”算是新时期的“知青”吧!不过仔细比较一下,却大有不同。虽然表面上都是一群青年人离开学校到农村、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国情民情、去经受锻炼,都有缓减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那么一层意思,但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主体:当年的“知青”大多为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有的还未成年,也只有在那个让人弄不懂的年代,读了个小学、中学就算是知识分子了。而今新时期的“知青”是接受过比较良好教育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有的还是农村“出口转内销”的回流人才,他们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他们将个人的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国家民族宏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有理想,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有舞台,有美好的明天。 -

  客体:当年的“知青”,到农村主要充实到农村耕作队伍中去,主要从事简单的手工体力劳动。而新时代的“知青”,支农、支教、支医、扶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服务村民、服务新农村建设。他们是“80后”,有着“80后”的骄傲,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更活跃,学习能力更强,有新观念,为农村基层带来了活力。

  主观方面:当年的“上山下乡”其实是一场政治运动,对于“知青”个人谈不上什么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时局所限,身不由己,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投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而今的“村官”是一个工作岗位,是大学生毕业时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中的一种选择,新时期的知青的自由的,也是志愿的,到农村工作就业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市场的一部分,体现了价格对于人力资源流动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客观方面:新时期的“村官”到村任职是就业,签订选聘协议,有法律约束,有一定的收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生活以及之后公务员考试或自主择业都有相关的政策保障,“村官”的去留都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行为。而当年的“知青”在农村“自生自灭”,没有固定的期限,大多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回城之后成了特殊的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