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留住大学生村官还需将其“职业化”
“大学生村官”一个特殊的名词,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引得社会的关注,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结业压力逐渐增大的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考“村官”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同时,由于初期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有优惠政策,让许多毕业后暂时没有考上公务员的大学生都走上了“村官”这条道路。然而,如今,对于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的加分政策已经取消,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成为问题,报考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大量减少,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利用工资翻倍的方法,是不是就能解决目前大学生村官所面对的窘境呢?笔者认为不然。可以说,在大学生村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将其看做一个暂时性的“落脚点”,最终目的都是通过这个踏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大学生村官并不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是许多人心中的想法,在失去了“加分政策”的光环后,更是变得“不起眼”。因此,想要保住“村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要将其“暂时性”的外套脱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调高其工资数额。
其实,对于基层乡镇机关而言,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必须的。基层的各种工作并不如表面上那么简单,其面对的是文化水平较低,并且还可能存在许多生活困难的农民,这其中的各种纠纷、矛盾,都需要长期接触相关工作并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去处理。而大学生村官正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这种优势虽然不能体现在考试分数上,却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因此,何不将大学生村官彻底“职业化”,将其作为乡镇机关的后备力量,这样一来解决了乡镇机关人手不够的问题,二来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保障。
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沉下身子,耐住寂寞,守住清贫”后却只能落得“走人”的局面,不免让“大学生村官”偏离了其存在初衷。“去农村吧,那里有广阔的天地”,这样的话在燃起大学生们奔向基层的热情的同时,也应该为其提供一个值得他们去奋斗的目标和理由。
(铃芃)
- 到基层工作是机会 大学生村官切莫被截留 (2009-06-16)
- 设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可取 (2009-06-16)
- 女大学生当村官的启示 (2009-08-04)
- 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2009-08-05)
- “大胆使用”是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最好办法 (200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