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要找准定位加强修养扎根农村不难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王夏

    大学生村官,为何“岗”在村里人在城镇,自贡严肃整治大学生村官违规借用现象。自贡市2007年起选聘大学生村官,至今有1367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但各区县部门和乡镇,不同程度存在借用大学生村官的事。(四川日报 10月9日)

  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国家在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弥补随着经济社会改变农村人才流失的缺憾。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应该说是创新之举,但事实是很多大学生村官“岗”在村里人在城镇,有的甚至被乡镇长期借调为“打字员“、“勤务工”。此外,一些大学生将“村官”一职看作是“踏板”、“翘板”,一有机会就弃“板”而去,难以扎根基层等等这些问题都广受诟病。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学生村官是充满朝气磅礴的一群年轻人,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大学生村官能够扎根基层,推动农村事业的发展,是当下的一个重要事务。事实上,国家对于大学生村官群体给予了很多政策及优惠,也想尽方式给大学生村官谋出路,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也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乡镇借调确实有失偏颇,但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村官要找准自我定位。

  立德修身,端正立场。端正立场,注重道德修养,才能加强战斗力。尽管大学生村官地位特殊,但毋容置疑大学生村官身处基层,既在村任职,有时又借调乡镇,直接面对基层百姓。其一言一行,既代表了村两委班子的形象,又代表了政府形象,还代表了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大学生村官干部都应该要立德修身,严格按照党对干部的要求约束自我。诚然,大学生村官被借调为“打字员”、“勤务工”,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不论怎样,都要注重端正立场,不能因此心烦意躁,任何一个岗位有其意义所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效,以塑造自我个性,锻炼自我能力。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学习应该成为大学村官的常态。大学生村官较多都是刚刚走出校园,有理想有抱负,但实际工作能力较弱,而基层工作繁杂,对大学生村官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向前辈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村两委干部学习,才能有进步,才能胜任基层工作。

  扎根基层,以行动代替“心动”。大学生村官难以扎根,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心不在基层。心不在基层,有各方面原因,或许是志不在此,或许机会太少,又或许基层太过于艰苦。不论怎样,就要懂得在其位,就要谋其。在基层,就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为民务实的群众路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在的机会与机遇个人难以预测与掌控,而内在的修炼却是可控的。不论国家与政府怎样安排管理大学生村官群体,大学生村官必须找好自我定位,加强自我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