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扎根基层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服务于农村

来源:张家界在线 作者:村姑

    村干部是最接地气最贴近群众的干部队伍,是发展村民自治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农村干部年龄、学历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现象日渐突出。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普遍,有学历的青年不愿意去到农村,致使出现农村经济始终发展缓慢,观念总是落后于时代的情形。

  大学生村干部是一群自愿去到农村,奉献青春的好青年,可是现在许多地方政府不让这些青年真正去到基层,“村官不下村”似乎成了普遍现象。“大学生村官”这一概念也变了质。

  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形势,笔者认为应该让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去到基层,将与时代接轨的观念和技术带到农村,发展农村。更是让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80后”“90后”去到农村锻炼自己,增长见识,成长成才。目前,农村干部普遍年龄大,学历低,而大学生正好相反。他们有年轻的身体,心态,更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虽然对于生产、工作毫无经验,但是他们学习能力强。可以让他们去到农村同老干部一起贴近农村基层,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

  有句网路流行的话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前的大学生村干部形势正是如此。虽然上级党委、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真正去到基层,可是现实却不尽人意。一方面,没有完善的措施保障大学生去到基层的生活。去基层,虽然只有三个字,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也很难。大学生去到村里,在哪里吃,在哪里住都是问题。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就索性把他们留在政府做事。另一方面,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蔓延到社会每一个角落。首先,基层政府人才流失严重,人员配备不足。其次,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村干部这一名词不了解,对大学生村官存在偏见,不相信这些个20出头的年轻人能帮助农民,发展农村。最后,大学生村官自身普遍认识不够,不少人将村官作为考取公务员的跳板,在基层不务实,怕吃苦。

  笔者认为,针对当前的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做好广泛宣传,鼓励他们去基层,扎根于基层,鼓励他们参加选举,真正静下心服务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