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处村官出彩的秘密在于尊重每一位百姓
从2008年我国实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至今,6年已过,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农村,在农村的大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就以往6年大学生“村官”整体在农村工作的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可以发现大学生在自己工作农村的作为参差不齐,有的略显平淡无闻、无所收获;有的则放光出彩、为民所需。笔者认为,促成某些“村官”能够全面出彩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个素质是他们所必备共有的,那就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老百姓。
发自内心的尊重百姓,不分老幼、尊卑、病残、贫富。对百姓的尊重少了就是不足,对百姓的尊重再多也不为过。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老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无从谈起了。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老百姓,能让其本人更快的进入“村官”角色,与百姓打成一片、亲如一家人。
发自内心的尊重百姓,视群众为父母、兄弟姐妹。作为新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理论的创始人,大胆实践的先驱者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不说远了,就说我们日常的吃穿住用行,样样不离农民百姓不辞辛劳、年复一年所生产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所以,无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是否都在农村长大,都应该是农民的儿子,都应该深深地爱着那里的农民和每一寸土地。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百姓,视群众为父母、兄弟姐妹,才能把百姓之事时时放在心中,自然而然地把其等同或胜过个人之事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用心专注地替百姓排忧解难。
发自内心的尊重百姓,视农民事情无大小,为百姓分忧解难。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这句话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作为一名到村工作、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更应该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先学会如何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老百姓,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在农村工作农民百姓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才能沉心俯身、脚踏实地,基于民需,为农民百姓把好事做成好事。
发自内心的尊重百姓,视“富裕农村”、“美丽农村”、“幸福农村”的“农村梦”为自己的梦想和信仰。当下,每一个人爱祖国的中国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和实践者的大学生“村官”,更应该以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老百姓的端正态度,视“富裕农村”、“美丽农村”、“幸福农村”的“农村梦”为自己的梦想和信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践行责任、立志有为,用“农村梦”的实现托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尊重百姓,一心“三农”,默默奉献,不悲不喜;或者,所以注定我将不甘平凡,无论哪里,无意之间,必然出彩。
- 当好大学生村官,这辈子就不愁了?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不应成为特殊公民 (2009-04-16)
- 激赏村官当公务员是塞给大学生的“奶嘴”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代表为何遭质疑 (2009-04-20)
- 学有所用融入农村 大学生当村官不是当官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