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扎根“小舞台”舞出“大精彩”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霍计武
  作为主任助理的小村官,当然要尽心尽力为村民办实事。来到基层,沉下身子,开始起小村官的担当:有村民来咨询社保问题的;有大妈想学习网购,帮忙注册的;家里有孩子要考大学,问个建议的;家里孩子功课不会做,拉过来辅导功课的;村里舞蹈队要选购舞蹈服装来咨询意见的……此时的小村官,俨然成为了村里大爷大妈们的“咨询顾问”、解决问题的“小能手”。在他们眼中,我们小村官,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知识多、见识广、方法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上任三个月以来,就是通过诸多的小事,我逐渐和村里的人熟络起来,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的认可,并开始承担更多的工作。(10月15日 中国青年网)
 
  当前,所谓“为官不易”的话题常被人提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是经常听到周边同事谈及“为官不易,为村官更难”的论调。
 
  细细想来,“为村官不易”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融入角色难。大学生村官从学校直接步入农村,从学生转变为村干部,面临语言不通、村情民情不明、工作经验缺乏、办事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着手农村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二是身体劳累。农村工作条件差,村民琐事繁杂,有本职工作情况下兼职农业相关的创业更是要经历长时间身心考验;三是精神疲惫。大学生村官系“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两委”成员,身份尴尬,对于职业定位没有归属感;远离家人、故友,容易产生孤独感;在农村工作,短时间内很难说能事事干得出色,频频遇到挫折时难免会感到自卑无奈也是在情理之中;加上村官政策不健全,扎根基层、考上公务员都不容易,未来职业前景不明朗也多少会给个人带来压力。四是待遇低。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普遍偏低,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又多数处于谈婚论嫁的时期,面临着结婚、买房子等诸多支出不足而带来的现实压力。
 
  但换个角度看,做一名好的大学生村官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在农村工作条件艰苦、身心都要承受历练,我们本来就应该有心理准备;作为刚离校不久的大学生,刚进入社会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岗位,即使不是做村官,作为有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都要担当、付出地比一般人更多,同样都要跨越一个从职业理想化期待到职业理智认识时期的过渡;尤其需要提及的是,酸甜苦辣本就是生活的本原,能够不断勇敢面对、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考验后所取得的成功,可能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更显得珍贵而有意义。
 
  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不管你曾经、现在付出多少,都不能保证任何一个人将一马平川、一劳永逸;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挫折和挑战,接受现状、直面困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才是真实的生活。
 
  况且,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其基本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切身利益。也就是说,作为党员干部,担当责任、一心为民、踏实做事、无私奉献都是应该做的,做得少了、不到位是不足,做了再多也不能算多。
 
  作为每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应该有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为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作为大学生村官,每个人心中还应该有一个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幸福的“农村梦”,归根到底,“农村梦”就是中国9亿农民共同的梦。“农村梦”和“中国梦”的远大目标息息相关,只有实现“农村梦”,“中国梦”才完整。为了实现“农村梦”这项伟大工程,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有心系百姓、赤诚为民、忘我奉献的公仆本色,有公道正派、严于自律、吃苦耐劳的党员风范,有不怕困难、拼搏实干、艰苦奋斗的创业热情,还应该有爱村如家、爱民如子、爱岗如命的高尚情操。如果能做到这样,也许每一个村官都不再会感到“为村官不易”。
 
  其实,村官的“苦”就是农民百姓的福。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村官,从来不会以服务“三农”、奉献社会为“苦”,因为艰苦挫折使其不断成长,无私奉献使其幸福无比,群众认可让其别样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