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形式主义耽误了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亚军
两年前,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陆续奔赴京郊1853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两年的实践,让理想满怀的大学生村官们变得更加务实,但他们的地位却很尴尬:工作范围有限,权力有限,未能进入决策层。一位大学生村官说:农村改变我比我改变农村多。(4月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这几年,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了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担任村官,有些地方还提出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组织部门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让一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进入农村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给农村基层输送一批新鲜血液,目的是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佳,这次北京郊区的大学生“村官”用事实说明,“大学生村官”许多时候只是把他当作花瓶和摆设,无法真正实现他们的价值,这种形式主义最终还是会让“大学生村官”计划陷入流产的窘境。
  
  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大学生“村官”从大学校门出来就直接下农村,人生地不熟,甚至对农村和农业生产就是一窍不通,大多表现“水土不服”。要知道开展农村工作,如果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没有办法做好农村工作的。可是大学生都在城镇居住多年,突然来到农村,从情感和年龄段上看,就难以与村民沟通。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连村里的计划生育、宅基地矛盾和邻里纠纷等等头绪自己难以理得清,更谈不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同时村民对大学生也缺乏信任感,有的认为大学生下农村是没出息的表现。所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很被动,往往缺少成就感。
  
  其次,有些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看成“短期行为”,刚开始时充满好奇表现出满腔热情,但在实际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垂头丧气,对农村环境怨言满腹;而一些上级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也是“先紧后松”,刚开始热情周到,越往后越疏于管理。一些地方只是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去,但没有严格规定他们真正的去干什么呆多长时间,致使不少大学生“村官”有不少“后顾之忧”。
  
  我看村官还是从当地的致富标兵中选拔,或找当地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担任比较合适,如果是本地出来的大学生来担当也是好的,组织部门不应该盲目地把一些根本对农村就不熟悉的外地或者城市大学生派到农村当“村官”,农村是一个大舞台,但要看让什么样的人去“领舞”,我们不能像赶鸭子下水一样把一些大学生赶到农村就行,还要看他们锻炼的效果,如果简单地把选派大学生当村官当成一个运动、一阵风,既浪费了大学生的美好青春,又损害了党的事业,那么大学生“村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