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为何步履维艰?
在当下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工作。于是有人建议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去当村官,缓解就业压力。这招初看起来很好,可是仔细研究几年来的大学生村官在现实中的情况,不得不用“步履维艰”来形容。就愿望而言,选派大学生当村官无可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美好愿望都一定能带来期待的效果,一些出发点良好的计划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现实中选派大学生当村官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学非所用。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专业各异,有的原来是学计算机的,有的原来是学外语的,有的原来是学历史的,这些专业和三农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学非所用的现象自然也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第二,理想与现实反差大。不否认有些大学生对于三农有着很深的感情,但也有一部分是冲着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去的,本身并没有扎根农村、立足在农村发展的长远打算。一旦接触到农村实际工作,稍遇挫折便浅尝辄止,有的甚至刚到任上就后悔当初选择。而对于另外一些对农村有很高期望值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农村现实也并非像有关媒体宣传或者他们自己设想的那么美好。从大学生到村官,这两种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大学生村官计划尽管出发点良好,但与现行有关法规存在一定矛盾。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学生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身份出现。他们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以及发挥多大作用,都有待时间检验。大学生村官多有服务期限限制,虽然在服务期限内他们工资由财政保障。但他们既不是学生,又不是农民,也不是公务员,权利很难得到保障。有的在服务期满后甚至加入上访群体向政府讨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设想大学生在农村会有着饱满的工作热情。
第四,相关措施不配套。尽管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寄予了很高期望值,但在操作层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全国最早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海南省,却在这项计划实施数年之后陷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有的被强制转为教师,有的被迫下海另谋出路。四川省近10年间先后选派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流失率也超过70%。由于受到地方财力制约,大学生村官的编制、待遇及安置问题无法解决。有的大学生村官报酬太低,甚至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如此势必降低这一计划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最终导致大学生村官严重流失。尽管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可以用数千元月薪、北京户口、考研加分等政策增强大学生计划的吸引力,但这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并非不能加以避免或者克服。
一是对于现行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调整,重视对拟任村官进行任前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大学生村官双学位项目。比如将大学生村官计划报名阶段从毕业向前推移到大二或者大三,对报名人选设置农村管理学的第二学位,通过考试即可授予学位。可以规定第二学位的学费由国家予以免除,但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必须在农村服务若干年。对于参加了该项目的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日常调研方面可以有意识增加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培训,并从见习村官做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非所用问题,并可以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高、了解农村的后备干部。根据这一计划,国家只需拿出10个亿,就可以为我国农村发展培养出10万名优秀村官。
二是适当为大学生村官减压。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原因十分复杂,派过来几个大学生村官并不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对于大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过分迷信大学生,对于这些大学生村官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就处理农村地界争议、邻里纠纷等农村日常工作而言,大学生从开始上手到真正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切实关注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让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有板有眼地坚持把农村工作做好。这无论对于他们正在从事的农村工作,还是以后从事的其他工作来说,乃至对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成长来说都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事物,值得思考的东西有许多。无论是不切实际地大加赞扬,或者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以客观、冷静、务实的态度来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并从各个层面把工作做好。唯其如此,选派大学生当村官才能真正起到建设新农村,服务三农的效果。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