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担任村主任未尝不可
观点一
在校大学生任村主任合适
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李小波:
我认为,在校大学生担任村主任未尝不合适,何况这一事件的背后还折射出三个问题。
一是折射出了新时期农民要求干部的新标准。因为农民对干部的要求就是村主任不但是官更要是可以带领全村村民走向小康生活之路的带头人,愿意为农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的人。
二是折射出农民对知识尊重和渴望。农村要换新颜,农民要改变现状,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和自身的勤劳勇敢,而村民们选举大学生作为致富带头人正是折射出农民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三是折射出农村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农村变,必须观念先变,从19岁大学生成为村里的带头人,我们可以看出,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将被农村所吸纳,农民的致富之路将更加宽广。
既然广大老百姓有这些想法和愿望,何不合民心,顺民意,让在校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广阔的农村天地一定会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当代青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愿望。
观点二
在校大学生当“村官”可以实践但不宜推广
阆中市金城乡莫子君:我认为,在校大学生当“村官”可以进行实践和探索,但现在还不宜推广。尽管陕西安康学院为白一彤制订了灵活的授课方案,让她上大学当“村官”两不误,但要真正达到“两不误”谈何容易?一方面,她要完成大学的学业,还要加学农业管理、农村社会学方面的课程,她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吗?另一方面,她竞选村主任时提出了要为村里办的10件大事,如果她长期在大学里读书而不在村里为乡亲们做事,她的承诺到时能兑现吗?农村干部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个村主任,是全体村民把她选出来的,乡亲们巴望着她带领大家致富增收过好日子,但她就是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达到上大学和当村主任两不误,如果她在大学和村庄两头跑,相距遥远,也往往是在大学读书就顾不了村里的事,顾了村里的事又耽搁了学业,这样的村主任也就成了“走读干部”,也许到时就成了“两头误”了。
中央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但必须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现在那么多大学生就业难,应该照顾那些愿意到农村去当“村官”、奉献自己青春的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农村村级干部队伍,在校大学生最好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后再说,如果要边上大学边当“村官”,最好去担任一个“村官”助理,这样可以利用寒、暑假到挂职的村去体验生活、搞社会调查,返校后利用课余休息时间为挂职村的乡亲们收集一些致富信息、种养业技术等。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