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
来源:张家口党建论坛
作者:潘继祥
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才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与农村、农民融为一体,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呢?农村怎么才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呢?
“村官”是最基层的官,直接与村民打交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党的惠民政策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普及,法律的普及,与外界的沟通,村民们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的农村不是原来的农村,村民也不是原来的村民,要当好“村官”,带领农民奔小康,“村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当“村官”是个新鲜课题,从城里到农村,从学校到田间,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到相对落后的乡村,这就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思想上、行动上尽快接触农村,贴近农民。大学生到了农村,虽说担任了一官半职,但首先要当好村民,要有吃苦的思想,在生活上要住得下,吃得惯,闷得住。在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在农村这个新的领域中虚心学习,领教,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把农村当作自己施展才华的天地。把当“村官”看成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极好锻炼。这种锻炼不仅在于当“村官”期间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益处,更在于对自己的人生大有裨益。
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人生地不熟,更需要关怀,更需要理解,当地部门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支持他们的工作,关怀他们的成长,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待遇上给予保障,不要过于刻求,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而应把他们视为亲人,视为当地的一员,为他们的工作开展、锻炼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一个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文化,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把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科技付诸于实践,这正是展示大学生才华的最好时机,是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作为,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宽敞的大道。
“村官”是最基层的官,直接与村民打交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党的惠民政策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普及,法律的普及,与外界的沟通,村民们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的农村不是原来的农村,村民也不是原来的村民,要当好“村官”,带领农民奔小康,“村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当“村官”是个新鲜课题,从城里到农村,从学校到田间,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到相对落后的乡村,这就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思想上、行动上尽快接触农村,贴近农民。大学生到了农村,虽说担任了一官半职,但首先要当好村民,要有吃苦的思想,在生活上要住得下,吃得惯,闷得住。在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在农村这个新的领域中虚心学习,领教,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把农村当作自己施展才华的天地。把当“村官”看成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极好锻炼。这种锻炼不仅在于当“村官”期间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益处,更在于对自己的人生大有裨益。
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人生地不熟,更需要关怀,更需要理解,当地部门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支持他们的工作,关怀他们的成长,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待遇上给予保障,不要过于刻求,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而应把他们视为亲人,视为当地的一员,为他们的工作开展、锻炼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一个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文化,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把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科技付诸于实践,这正是展示大学生才华的最好时机,是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作为,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宽敞的大道。
延伸阅读: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