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遍开药白菊
秋日的马山秀丽而内敛,蓝天下举目远望,只见那往日不长庄稼只长杂草的沟沟坡坡,被大片大片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泼辣辣地铺了个满地,它们不是庄稼,却比庄稼长得更整齐、更旺盛,一垄垄、一畦畦,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个头最高的是药白菊,粗壮有力的枝干,青翠欲滴的叶子,遮住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开紫色小花的是丹参,茎叶肥厚,一串串紫花像旗帜一样被它们抗在肩头,在身旁紫薇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妖娆;栝楼已长得有拳头那么大,吊在由水泥立柱和高粱秸秆搭起的架子上,沉稳中透出丰收的希望。知母、白术、桔梗等十几种中草药,也都各自占据着自己的“领地”,在这贫瘠而缺水的山地里顽强地生长着,把山乡的秋季渲染得更加多彩,更给药农增添了一份额外的喜悦。
这里就是长清区马山镇近4000亩中草药基地。
您可别小看了这片片中草药,马山镇小崔村村民张青告诉我们的两个数字很有说服力:“一亩山坡地种庄稼收入不到200元,种中草药却能收入3500多元。”马山镇利用当地资源丰富、农民有种植中草药传统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在贫瘠山地种植中草药,发展特色种植业,建成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中草药基地,创出自己的特色品牌。
枯萎的中草药再冒新芽
马山镇是远近闻名的中草药之乡,境内有栝楼、丹参、金银花、野菊花等100多种野生中草药,当地农民还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马山还是栝楼的原产地之一,庄科、焦庄村一带种植栝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全镇年产栝楼30万公斤。后来因各种因素影响,栝楼在当地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甚至消失。当地农民对此都非常惋惜,常有人念叨那往日“卖了栝楼盖新房”的辉煌。“不能让传统的优势消失在我们手里。”马山镇政府决心重振“栝楼之乡”的声威。现在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草药的地位也迅速提升,需求日益增加。在综合分析市场需求情况后,该镇确立以中药材产业开发为突破口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路子,在全镇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经多方考察,他们从安徽亳州等地统一购进药材苗木,按规划分片供应到农户手中。镇上还为种植户给予种苗补助,设立了“药材风险金”,实行药材最低限价保护政策,减少农户种植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种药材的积极性。
种的多了 长得旺了 收入高了
为了完善产业链条,在硬件方面,该镇中草药种植基地采取产业化生产模式,引进农业投资企业开发中药饮品等深加工项目。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镇三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培训,亲手操作示范,帮助农民分析对比效益。“从去年到现在,俺们参加了40多期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杨土村的药材种植户魏庆文说,“现在种草药在技术上是上有专家、镇有专业技术队伍、村有技术员、户有技术明白人。我们对药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GAP标准管理执行,质量没的说。”在产品销售上,除了依靠龙头企业外,马山镇还成立了信息中心,及时地掌握和了解全国中药材市场药材的产、供、销情况。专家指导种植,企业与农户签订产品回收订单,风险又小,农民对中草药种植从起初的疑惑观望到积极响应,种植规模迅速发展。张青说:“去年我们村种400亩草药,纯收入130多万元,今年我们种植面积增加到600亩,估计收入能增加到200万元以上。”
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近4000亩,并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同时,他们与济南、安徽亳州等药材交易市场的10余家公司签订了中药材种植回购合同,实现工业与农业、市场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使中药材产业向大规模、深加工、产业化方向发展。
既要保住牌子 更要闯出路子
为了不丢掉“栝楼之乡”的品牌,今年4月马山镇申请到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马山中药材基地也被列入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自从我们的马山栝楼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我们就经常接到求购栝楼的电话,有些人高价收购咱们马山的老品种。”药农张老汉现在真正体会到了品牌的效应,“去年我们卖的栝楼是16元钱一斤,人家听说我们申请了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价格马上就涨到了22元,有这个牌子就是好使,一亩栝楼能收入七八千元呢。”
品牌有了,保护开发是关键。马山镇投资60万元,在马山栝楼的原产地庄科村建立起30亩的栝楼精品园,专门从中医药大学聘请3名专家为技术顾问,种植培育了马山栝楼和其他各地栝楼品种十几个,通过展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栝楼,比较马山栝楼和其他品种的各自特点,也为下一步提纯和改良栝楼品种提供实验素材和基础数据。他们还与中医药大学共同建立中药技术研究基地,产学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规划建设占地近50亩、面积6000平方米的中草药综合市场,形成中药材种植、流通、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中药材附加值,为药农增收提供新的渠道。
马山农民利用传统资源,发挥品牌作用,开辟出一条变传统为优势、让品牌创造财富的调整之路,为山区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通讯员 郭廷瑜 张士法)
- 乡村旅游映红贵阳 (2009-09-08)
- 江口农民田里种水菱 (2009-09-08)
- 蜜桃之乡产业兴——秦安做大做强林果产业 (2009-09-08)
- 糯玉米——让广灵农民走上致富路 (2009-09-08)
- 农民:种植非洲菊 开出致富花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