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远程教育“搭台” 大学生村官“唱戏”

来源:眉山日报 作者:
(王昆鹏 特约记者 潘建勇) 为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充分发挥全县130名新选拔大学生村官才干,仁寿县把充实远程教育村级骨干队伍与大学生村官赴村任职相结合,定责任,严考核,明奖惩,为实现试点工作效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双提升”奠定了基础。

  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电脑技能优势,提升站点操作水平。针对试点工作站点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课件资源利用效果差的问题,明确大学生村官赴任后要兼任站点操作员,每天坚持开机下载课件,每周保证站点对外开放时间不少于3天,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2次以上;从课件实用性出发,及时掌握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加强收集与整理,针对一些种养专重大户或下岗工人,刻录光盘送货上门;联系任职村周边的3-5个站点,手把手培训提高站点操作员操作水平。大学生村官兼任操作员后,全县603个村级站点中操作员大专以上文化达到了183人,较以前提升了近22个百分点。

  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知识信息优势,提升站点学用效果。针对部分站点重“学”不重“用”,难以转化吸收课件所承载的技术信息等问题,整合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资源,为大学生村官所在站点免费开通互联网,拓宽课件收集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能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技术咨询和市场信息;利用“仁寿科技信息港”网络平台,为所在村制作网页,把本地招商、农产品销售、旅游等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农民群众直接体会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好处,逐步增强参学积极性。

  利用大学生村官的年轻上进优势,树立站点学用典型。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经历、经验欠缺的实际,开展“做一次民情调查、学一门实用技术、帮一户贫困群众、建一个示范基地”的“四个一”活动,在密切群众的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典型经验、市场经济、实用技术、计划生育等方面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履职能力,使其成为带头学远教、带头用远教的典型。

  另一方面,发挥《眉山日报》仁寿专版、县电视台等媒体优势,关注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态,积极宣传报道先进典型,激励其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