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大学生村官陈红:好马吃回头草

来源:文汇报 作者:薄小波 沈…


陈红在办公室里亲自帮大嫂补编结课。  薄小波  

  记者在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村委会办公楼见到村团支部书记陈红时,完全看不出这个忙碌的瘦小姑娘曾是个在外企拿4万多元年薪的“白领”。

  上午,陈红改完了白漾村迎世博六百天行动计划(村里现在要靠电脑处理的文件基本都由她和另一个大学生负责),又急着赶去镇里提交参加“金山十佳青年评比”的材料。下午,她又回到村里张罗已忙了2个多星期的“农家书屋”的筹备工作,而村里的一位大嫂因错过了陈红组织的“白漾姐妹手工编结社”的前几堂培训课正着急,陈红答应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亲自帮大嫂补课。

  回“家”:为发展也为感恩

  陈红当“村官”已有4个多年头了,她是金山区第一批应聘“村主任助理”的大学生。去年,她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陈红出生就在白漾村张泾四组,农村里有句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陈红为什么又选择回到乡下?姑娘的回答很朴素:“是为发展,也为感恩。”原来,陈红家境贫困,是在村委会资助下才完成学业的。她获得复旦大学行政管理大专文凭,并继续攻读本科。2004年,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工作已经4年的陈红,得知家乡招聘村官的信息,她感到自己在市中心外企工作,虽然条件比郊区好,但生她养她的农村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工作地点离家近了,可以多照顾爸妈。而且,大学生村官待遇也不算太差,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被重视,长远看发展空间也很大。

  第一件事:帮村民预防禽流感

  当年,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农民预防禽流感,跟着兽医上门挨家挨户给鸡鸭打针。除了要磨破嘴皮做动员工作外,20多岁的大姑娘还要天天钻鸡棚、鸭棚,捉鸡捉鸭,实在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陈红二话不说,把这事作为认识村民的一次好机会,一个多月,她跑遍了全村19个生产队、776户村民家庭,天天两脚禽粪、一身臭气,但通过预防禽流感的工作,硬是让村民们减少了经济损失。就此以后,每年的鸡、鸭、狗打防疫,房屋普查、人口普查等等,都有陈红的份。

  再是接手团支部的工作。当时的村团支部,团支书50岁,手下只有一名28岁的超龄团员,团组织工作有名无实。作为新当选团支部书记的陈红,只能四处找“兵”。她带着问题跑企业,与青年人谈心交朋友,从开展活动中发展团员。终于,16名青年成了团支部的新成员。陈红组织了歌唱比赛、体育竞赛,外来媳妇技能比赛和自行车环保“一日游”等活动,村团支部被团市委评为上海市村级先进团支部。

  “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率的不断上升,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在逐年增加。针对一些农村妇女迫切找活干的心态,陈红提出成立“姐妹手工编织合作社”,经多方联系,争取到了市政府和市慈善基金会的培训补贴,并请来上海女子函授学院的老师,为48名富余劳动力和外来媳妇进行手工编结培训。由于不用出培训费,又有人辅导,学员们学得十分认真,第一批编织的围巾,送到了镇敬老院和阳光之家。之后,陈红又四处奔波,为姐妹们联系加工业务,一家服装厂还与编织合作社签约,承诺手工的后道加工工序都由编织社来承包。近两年,姊妹们的编织收入有近4万元。其中一些心灵手巧的姐妹们,还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去年12月,全国首届“十佳”和“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揭晓,陈红入选,同时,她也是唯一一位进入全国30强的“上海村官”。她自豪地说:“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我们肩负重任,用实干在实践中摸索,用智慧在工作中创新,用胆识在发展中前进。”

  业内声音

  新农村建设需要年轻人扎根

  陈红是郊区首批招聘的大学生“村官”,现在已算“元老”。去年,上海共有约200名毕业生在郊区当起了“村官”,据金山区委宣传部领导介绍,该区现在有大学生“村官”十几个。

  吕巷镇领导说,在农村,老一代村官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农村基层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不言而喻。以陈红所在的村为例,不说别的,村里能熟练使用电脑的干部就很少。新农村建设,非常需要一批有理想、观念新、具有时代朝气的年轻人扎根农村,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当村官,往往很被重视,发展空间较大。

  当村官,首先要热爱农村。据了解,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基本由两部分人组成,一类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是党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较高,在农村基层锻炼后,往往会作为干部的苗子进行培养;还有就是像陈红那样的原本是农村出身,学成后想返乡为家乡做贡献的。农村大学生返乡工作,因本来根就在农村,往往较易适应。外乡人到农村基层工作,要学方言、安心做“小事”,难度更大,必须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但是农村天地大,只要有开拓精神,发展自己事业的空间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