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大学生村官成农村发展新生力量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高彦民 郭勇 杨锋
蘑菇大棚、清水莲菜、鸽子养殖……这一个个带领群众致富的项目不是农村专业种养户,也不是公司投资的农村项目,而是我市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基地。像这样的基地全市共有23个,“村官”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农村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在咸阳农村大地上,一批批大学生投身乡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挥洒自己的青春才华,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一曲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近年来,市委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培养人才的战略举措,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营造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政策氛围。自2006年我市在全省开大学生“村官”先河以来,连续三年大规模选聘高校毕业生904名,占行政村总数的32.8%,担任村两委会副职44人。所选聘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813名、研究生学历4名、党员646名、涉农专业587名。

    面对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市委坚持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对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统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用统筹保险、投保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大保险”。市财政全部承担每人2000元的安置费,每人每年补贴2.1万元。市县两级组织部门针对大学生“村官”自身特点,开展岗位培训,帮助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市委组织部联合市人民银行制定《关于开展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开展“双带双学双增”(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学技能、学本领,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当地经济积累)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定期联系和沟通制度,开通大学生“村官”服务电话,通过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初步形成了“专项基金+合作资金+帮扶资金+金融贷款+个人资金”的资金扶持链,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培训班+项目库+资金链+科技团+农户”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新模式。永寿县长宁镇4名大学生“村官”创建的大棚蘑菇种植基地被确定为全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村官”周伟艳荣获全省“大学生创业明星”。目前,全市105名创业大学生村官中99%的实施了联合创业,带动周边近5000户群众创业致富。大学生“村官”作为新生事物,“出路”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流得动”?“定向录用、留任村官、支持深造、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的五种途径,是我市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的有力保障。今年,拿出一定的选调生和公务员职位面向“村官”定向招录,有23名被录取。永寿县、礼泉县、兴平市等县市面向服务满2年的“村官”,共招考45人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三年期满考核合格以上的“村官”,根据自愿原则,续签聘用合同,已有41名村官进入两委会班子。支持继续深造,有3名大学生村官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鼓励自主创业,共有35名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实现二次就业。(咸阳日报 2010-12-30 高彦民 郭勇 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