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河县大学生村官期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白河县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共25名,其中白河籍19人、外县籍6人,女9人,党员和预备党员14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6人、任村主任助理19人。自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以来,我们探索培养、管理、锻炼、期满流动等方面的一些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最突出的难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尽早出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政策,一方面将直接影响现任大学生“村官”思想稳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将影响新大学生“村官”队伍的选聘与建设,进而将影响整个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工作的正常推进。为此,我们通过深入走访了解、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期满的流动问题。

  一、主要做法

  1、健全保障机制,促使角色尽快转变。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工作,我县根据《陕西省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制发了《白河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配套保障、跟踪服务、优先选拔任用和齐抓共管的制度。在生活上,组织部把他们安排在条件较好、已建成“服务中心”的村任职,吃住都在乡镇,由乡镇解决必要的生活和办公条件。在待遇上,按月发放生活补贴1750元、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和国定艰苦边远县任职津贴1000元、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在工作上,明确每一名村官由联乡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联系培养,为每一位“村官”配备不同层次的“导师”,给他们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尽快使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截止目前,我县已有2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参加事业单位招考,顺利走上工作岗位,1名大学生“村官”已经培养成村党支部副支书,1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办养猪场,实现自主创业。

  2、狠抓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自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以来,始终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作为优秀人才来培养。今年11月下旬,组织全县25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科学发展观论述、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司法调解程序及其运用、农村土地流转等内容的村干部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为“三农”服务的综合素质。15个乡镇党委也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机关干部及一些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村干部对他们进行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党建业务知识和村级业务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并要求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机关集中学习和会议。通过培训,使他们的自身素质有了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实际工作中,村“两委”给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负责本村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3、提供交流平台,提高工作积极性。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要求大学生村官和所在乡镇副书记参加,听取每个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开展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部署近期工作任务、学习农村政策理论、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大学生明白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以先进带后进,抓后进促先进,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把《白河组工》和白河党建网站作为在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平台。不定期地将大学生“村官”上报的工作信息、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工作总结等进行刊发,仅今年《白河组工》专门下发了四期大学生“村官”专刊。先后有1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座谈会和4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全省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培训,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4、加强督查指导,严格考核奖惩。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三级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部主要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到岗到位情况、工作情况、思想情况等进行督查;乡镇定期到村督查,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开展、目标完成等情况。在村官考核工作中,采取“一述两评”双考核制度:“一述”即述职。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联合组成考核组,负责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党员、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述职大会,其中村民代表不少于10人。由大学生“村官”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在大会上进行个人述职。“两评”即上级考评和下级测评。上级考评由大学生村官所在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平时履行工作情况、工作实绩、参与村务管理情况、为民办实事情况、群众满意度及配合意识进行综合考评。下级测评由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召开述职大会上,发放民主测评表,与会人员对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及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分别给与“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四个格次的评价。最后,县委组织部根据乡镇党委考核情况和日常掌握的工作实绩情况,按照优秀比例不超过全县大学生“村官”总数15%的要求,评选了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

  二、存在问题

  1、“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出路困境。从目前各地所出台的倾斜政策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扮演着一个应急或缓冲的政策角色。根据《陕西省生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大学生“村官”参加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公开招考工作人员应向服务期满村官倾斜;符合选调条件的村官可按程序纳入选调生选拔范围。但就当前实际,这无疑加剧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对于优惠政策的另一重要砝码“研究生考试加分”,即使如愿考上研究生,也无非是再次回到了面临两三年后毕业就业困境的怪圈中去,情况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大学生村官”面临工作难有作为困境。农村需要的是真正愿意扎根的干部,农民渴望的是真心带领他们致富的领头人,对于“见多识广”的农村干部和村民们来说,早已对驻村、驻队、挂职等概念司空见惯。而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模糊身份,使得这些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村官”们,因法律或当地的规定,始终难以进入村里的决策层,只能干些辅助工作,没有决策权,大事干不成。另有一部分人更是将大学生“村官”作为目前严峻就业形势下等待考录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一个职业跳板,很难安下心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经常被乡镇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从村里“借调”出去,有人甚至一年到头都在乡镇政府的办公室,更谈不上为村里发展有什么作为了。

  3、乡镇和村上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村官”在村上工作期间,容易受到村干部的排斥,主要表现在同在村上工作,在工资待遇上不一样,造成部分村干部不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具体的村级日常事务,只按照要求整理村上的一些软件,学不到真正的农村工作经验。此外,部分乡镇党委虽然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能够到村天数达到90%以上,但是还是参与乡镇上的一些事务,导致“村官”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从而也缺少自身学习的时间。

  三、几点建议

  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得动,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活力的根本动力。到村工作并不等于要扎根农村,流得动才能充分盘活人才资源。

  1、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考核体系,确保期满流动就业具有优势。 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能否流得动、流得好。缺乏这些机制,流得动就形同虚设,同时也影响大学生“村官”的活力和信心。完善流动机制,考核机制是前提。除日常工作、考勤外,考核内容应当增加“三农”发展实绩的比重,体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特点。相关部门、领导和普通村民要共同参与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充分体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意见,反映工作的实绩。考核不仅要分出等次,还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优秀的在干部选拔、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时候优先考虑。通过竞争择优、奖优罚劣,形成正确导向。

  2 、认真安排培养、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随着大学生“村官”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家庭在城市、缺乏农村生活经历、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相对单纯,而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能力不能满足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这个庞大的队伍。此外,在培训流程机制、培训专家队伍、培训知识体系结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走访调查中,大部分“村官”提出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较少,而且要强化对“组织和管理能力”、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因此,建议省市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机制,根据大学生“村官”的需要与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系统、扎扎实实地安排各项培训工作。

  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拓宽流动渠道。针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应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选人乡镇的领导干部以及留任村干部、选任村委会成员,目前需要省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议对大学生“村官”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时应该出台提拔操作程序;在其留任村干部之后,如何定位其福利待遇。对于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预先要有单独招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的指标,结合我县去年大学生“村官”流动实际,我县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预计考取公务员3/1(8名),考取本县事业单位约占3/2(17名)。

  4、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畅通就业渠道。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出口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之力,难以完成。实现流得动需要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踏踏实实学、开拓创新干,找准人生定位,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出口”,避免盲目流动。实现流得动还需要各级、各地的有机联动。有关部门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为流得动创造条件。实现流得动还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就业方面,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聘用;继续深造方面,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为其继续攻读学位创造条件。从而为流得动创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