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州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水平
2008年以来,我州共选聘了三批1179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实现了全州1095个村(社区)都有1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岗871名,占村(社区)总数80%。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中,注重创新机制、关怀引导、搭建平台和畅通出路,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注重创新机制,确保“下得去”。一是创新领导机制。成立州、县(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楚雄州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选聘工作的具体规程、教育培训、日常管理、保障激励、组织领导以及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出路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请销假、学习、工作例会、工作汇报、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日记、民情日记和考核、督查等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形成日常表现、学习教育、工作成效动态管理模式。三是创新考评机制。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三结合”和县、乡、村三级考核相结合、组织考察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作出客观评价。州委还把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注重关怀引导,确保“待得住”。实施人文关怀和正确引导,解决后顾之忧,促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扎根农村。一是政治上给予关心。注重提高政治待遇,到村任职后,中共党员任命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非党的任命为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结合村“两委”换届,把74名优秀大学生村官选配为村级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同时,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党建、团建、计生、土地、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二是思想上给予疏导。坚持州、县、乡三级领导经常性下村看望大学生村官,镇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交流谈心,掌握思想动态,为他们释疑解惑。三是生活上给予保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以及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确保按时发放每月1000元以上的补贴和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费,统一选聘且当选为村(社区)“两委”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同时给予享受当地同级村“两委”负责人岗位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和集体经济创收奖励。
——注重搭建平台,确保“干得好”。加强教育培训,为大学生村官施展身手搭建舞台、树立典范,促使他们在农村大有所为。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开展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 3年共培训了1179人(次)。把大学生村官列入村“两委”负责人培训范围,组织参加县(市)、乡镇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优秀村干部等开展集中培训,共培训了6批3500多人(次)。二是加强实践锻炼。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在实践历练成长,鼓励他们参与定调子、勇于找路子。让大学生村官独立完成部分工作任务,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抗灾救灾、村“两委”换届选举、林权制度改革、矛盾纠纷调处等重点难点工作,参加乡村决策会,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谏言献策,提供决策依据。鼓励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把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的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运用到发展经济上,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观念帮助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典型培树。着力培育一批自主创业型、热心服务型、维持稳定型、协调组织型的先进典型,让全州大学生村官学有榜样,赶有标杆。
——注重畅通出路,确保“流得动”。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一是选配进村“两委”班子。在2010年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215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班子,占当时全州在岗总数的25.26%。二是在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全州选配了96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占在岗人数11%。三是鼓励离岗就业。2008年、2009年度选聘的975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9名离岗就业。州委将研究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意见(试行)》,对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项目、资金、税费优惠、申办程序(条件)、培训、政策等28个方面的扶持政策作了明确规定,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支持,营造良好氛围。(楚雄日报 杨昊升 孙立兴)
- 云南省大学生村官无论是否期满都可报考公务员 (2009-06-17)
- 云南省宣威市:远程教育缩短大学生村官培养进程 (2009-08-03)
- 云南省昆明安宁市八街 培育“永久牌”大学生村官 (2009-09-02)
- 云南省罗平关爱大学生村官 “四对一”“联帮带” (2009-12-14)
- 云南事业单位招聘服务期满村官工作公告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