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史美丽调研五女店北街村发展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史美丽
内容摘要:

本篇报告主要从北街村发展状况、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北街村新农村建设情况取得成就,商业街建设初具规模,但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观念能不能得到改变,农村发展能不能跨过艰难的转型期,以及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开展如何,能不能有些许收获,大学生村干部是应该创业为先,还是立足现实,值得每个人思考。关注转型期的农村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2008年10月我有幸成为许昌县首批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一员,分配到许昌县五女店镇北街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我对北街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自己的亲身体会,针对北街村发展状况、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两方面,作如下汇报:

一、北街村发展状况

1、 村情概况:北街村位于311国道沿线,商业集会中心地段。由一个自然村组成,耕地2145亩。全村有620户人家,分为8个村民小组,人口2850人,其中回民占47%以上。党员79人,其中男党员68人,女党员11人。两委班子健全,各5人,交叉4人,年龄最大的62岁,平均年龄51岁。花卉种植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小门店经营也为其经济来源的一大特色,以餐饮经营为主。

2、新农村建设情况:2009年北街村经历了村容村貌整治和后进村整治,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对部分街道进行了硬化,筹集款项6万元,修路330米,安路灯5盏,使村民们基本告别了“行路难”历史。筹集资金一万余元,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并修缮了村室,为北街村下一步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多次大型的垃圾清理工作,更成立了专门的清扫队,使北街村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村内成立了民事调解会和村民理事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多起,村内广播、宣传栏等及时传达、张贴最新政策、信息,村民思想得到很大改观。后进村整治中,农业局的有关专家在村内搞了几次大型的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北街村正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迈进。

3、商业街建设情况:商业街建设共涉及北街五、六、七三个组, 190.28亩地,其中五组30亩,六组71.63亩,七组88.65亩。现在征地协议已经全部签完,年前青苗补偿款也已发放到群众手中,只剩下一户签过协议,后来又不愿领补偿款的农户。附属物的清点补偿也正在进行,下步要进行坟、井、地埋线的清点赔偿。

在08年的调研报告中,我曾经提到过发展小吃一条街品牌,让小经商户创大效益,以及让农民学会运用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的看法。此次,五女店镇商业街的建设,似乎正与此不谋而合,也证明我此前的分析是正确的。面对北街村的复杂与特殊情况,发展任何规模性的种植业、养殖业都不太合适,招商引资也没有很好的环境。商业街的建设以及以后的新农村整体建设,正是北街村发展的大好环境,能不能抓住这次契机很好的发展,决定着以后北街村人的兴衰。此次商业街建设,不可否认的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也牵涉到农民的观念问题,他们还没有学会转变观念,还没有学会接受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等等新模式。所以,新农村建设并不只是一时一地的改变,很多时候更应该先考虑人的观念的转变。

4、发展中存在问题情况:如果把五女店镇看成一个国家的话,那北街无疑会是国都。处在天子、皇城脚下的北街,人们似乎显得很不安分,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如果用好的话来说,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多,认识领导人物的机会的多,见识大世面的机会多,所以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也很强,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有理有据。但是,什么事都纠结的话,问题也就出来了。无疑,北街不是一个太安分的村。

311国道拓宽,北街村涉及拆迁户114户,分属四、五、六组,已经签协议的有110户,未签协议的有4户。拆迁中存在的信访问题有:(1)、群众普遍反映的拆迁赔偿价格与商品房购买价格差别较大。(2)、拆迁宅基地的安置问题。(3)、拆迁后40米外是否让建房的问题。北街村商业街的建设,仍有可能出现很多此类信访事件。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东风医疗器械厂土地归属问题的纠结也牵扯出很多问题。

5、下步发展状况:商业街建成后会形成小规模的商业群,村级阵地建设也会跟上步伐,在市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相信我村各项建设会紧跟时代步伐。北街村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但过程似乎有些艰难。后进村、信访村似乎正考验着北街人,能不能转变,怎么转变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及体会:

1、做好各项会议记录与资料整理

比如:“4+2”工作法的推广,四议两公开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实事求是的认真记录,对结果更要进行及时的张榜公示,以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能够及时公开,真正做到村民自治。

2、走街串户,做群众工作

邻里纠纷等很多问题,都需要村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避免矛盾激化。像“严打重防保平安、共创和谐促发展”等大型活动的举行,更需要村干部一家一户认真听取意见,发放通知单。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家电下乡政策、粮食直补政策等等信息,都需要第一时间传达给农户,以确保农户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更需要通过广播、宣传栏等传达致富信息、新闻信息,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新信息。

其实,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做好春节慰问工作、做好抗旱浇麦工作、搞好计生工作、搞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做好三夏防火禁烧工作等等。深切的体会是:做村干部不容易,没有节假日,更没有休息日,每一天都是工作日。能不能舍下一切,决定着你能不能做一名好干部,也就是那四个字:无私奉献。

(2)、创业情况及体会

1、发展烟叶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2009年北街村种植烟业600多亩,收益90万元。烟叶种植实现了规模种植,也解决了村内部分闲置劳动力问题,每一百亩地解决劳动力30人,每天工资40多元。

2、科技服务农民,带来致富希望

上网搜集致富信息、利用宣传阵地宣传外,更结合村内实际,张贴村民最渴望知道的技术与知识,玉米种植技术、烟叶烘烤技术、肉牛养殖技术等等。利用后进村整治大好机会,向农业局的有关专家积极求教,并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并和有关专家协调,在村内搞了几次大型的农业知识技术培训。

3、想法创造财富,解决农民难题

五女店镇翟庄等几个村部分农民种植大葱发了家,2009年大葱价格格外高,但村民苦于规模小,没有形成市场,在卖大葱上犯了难。针对此种情况,通过建议使用互联网发布信息,目前部分村庄已学会利用互联网向外出售大葱,收购商直接来到村庄中进行收购,收购价每斤至少一元钱,每亩收益六、七千元。

大学生“村官”创业,确实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对农村发展的殷切希望。有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虽然有的刚刚起步,规模还不算太大,但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县领导也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并召集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开了专门的创业培训会。创业为先,还是立足实际?事实上,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直接走出大学校门就进入 “村官”角色的我们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创业可能是每一个大学生村官梦寐以求的最好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有条件去创业。不少人缺乏资金与项目,创业有点不太现实。如果有人带领,以入股的形式创业,也许可以尝试一下。所以,现在只有立足于本身工作,做好村里的事情,以自身知识服务农民,为农民办实事。

截至目前,许昌市20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已有一些人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创办了一批项目。一些农业项目对任职村村民确实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创业项目与任职村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些大学生“村官”依托父母的产业或企业在老家进行“创业”,与任职村相距较远;有些大学生“村官”投资兴办饭店等,可是到村时间得不到保证,成了单纯的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而不是村干部。

我也曾想过利用老家的房屋养点蘑菇,算是个小小的创业吧,但深刻的想想,我的这个想法、这个行动能带来多大的利润空间与多大的价值。缺乏资金与技术的我,即使能够种好,单强匹马的我,能不能把蘑菇销售出去,能不能带来后期的规模效益。思考过后,答案是否定的。就北街这个可耕地稀缺,租金又高的村庄,规模经济显然是达不到的。我以为个人的创业不是关键,关键是整个村庄的富裕。

 

最后,还是去年调研报告中提到的:

1、 农民要想富,必须转变行为方式。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行为方式,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2、 要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县镇人口,必须大力发展乡镇农村企业。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要大力发展乡镇农村企业,也要扶助农户发展家庭式农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的挣钱门路,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3、 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世界的形象——它太需要人们去关注,因为它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事实上、物质上的主体。没有它的现代化,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将永远是观念上的现代化,一种局部的现代化。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在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及个人体会,认识不足的地方请领导批评指正。许昌市上下把大学生村干部“当作优秀人才来使用,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的真诚厚意会深深激励着我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