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建设完善“三个体系”,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使用长效机制

来源: 作者:范岳华
2008年9月,惠民县共接纳了260名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为引导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真正让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我县以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干事创业和监督考核三个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创新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培养激励机制,较好的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引导,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大学生“村官”县、乡、村三级组织管理网络。在县、乡两级成立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印发了《惠民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协调服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强化了县、乡两级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责任。各乡镇建立了严格的考勤考绩、工作日志、定期述职、工作例会等制度,并通过周例会、月总结、季汇报、半年和年终考核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在村一级实行了“三定一承诺”管理制度,即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对他们实行定岗、定责、定任务、承诺目标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惠民县创新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建立惠民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自我管理工作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全县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工作部,通过工作部例会定期向全县大学生“村官”传达方针政策,各工作部成员定期向协调小组反映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情况、意见建议,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各乡镇成立了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工作小组,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帮扶留守儿童等各类为民服务活动。
(二)强化培养帮扶,建立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体系。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管理是基础,培养是关键。为使他们尽快转换角色,扎根农村,发挥作用,我县制定印发了《惠民县关于建立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体系的意见》,健全完善了培养帮扶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了平台。一是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梳理干事创业思路。年初,大学生“村官”对任职村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由各乡镇党委帮助其梳理干事创业思路,确定任职村产业发展计划。通过调研,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均理清了任职村的发展思路,确保了人人有计划,人人有目标。二是组织项目对接帮扶,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为使大学生“村官”的发展项目、发展计划落到实处,县村官管理办公室在对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发展项目进行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了30项发展计划开展了对接帮扶活动。组织召开了县农业、水利、交通、畜牧、文化等部门参加的项目对接会,签订帮扶责任书,在政策、技术、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各乡镇分别协调相关部门,为每一名大学生“村官”的项目开展进行了有效的帮扶对接活动。在全县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营造了氛围,搭建了平台。三是县乡两级齐抓共管,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顺利开展。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尽快建设,县村官管理办公室定期督导调度县直帮扶部门及乡镇帮扶工作,不定期到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实地察看指导,确保项目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各乡镇实行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一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包、一个乡镇站所帮、一个优势项目助的“3+1”项目帮扶机制,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全力推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
(三)强化奖惩激励,建立大学生“村官”监督考核体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责任和纪律意识,促使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我县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监督考核体系。一是制定完善大学生“村官”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了《惠民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县、乡两级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规定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强化督导检查。每年,各乡镇党委与大学生“村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推行了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对不履行正常手续擅自离岗的,一次给予口头警告,两次给予通报批评,三次以上的,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一年中两次季度考核不合格或年度考核不称职的,解除聘用合同。二是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激励政策。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群众反映好、创业意识强、工作业绩突出的同志,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设立10万元的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奖励基金,对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典型给予奖励;积极解决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待遇,对事迹突出的非党大学生“村官”,及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对特别优秀的党员大学生“村官”,及时任用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支部书记等职务,由虚职变为实职。
二、取得的成效
(一)管理服务到位。惠民县在严格落实有关政策待遇的基础上,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各种保障服务。县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如,每个居住点安装了有线电视,部分乡镇新建了浴室,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等等。采取“新老村官面对面”座谈、举行专题培训班、现场观摩、每周例会、印发工作指南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农村工作,融入基层。公开分管部长、县“村官”办公室电话和邮箱,畅通信息反映平台;定期召开自我管理组织会议,创办大学生“村官”专刊——《村官之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细致的管理服务,帮助大学生“村官”完成了由学校到社会、由城市到农村、由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二)大学生“村官”思想稳定。通过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特别是自我管理体系的建立,畅通了大学生“村官”与县级管理部门的交流渠道,加大了各乡镇大学生“村官”的信息交流,确保了信息畅通、交流及时。同时自我管理组织的运行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决策的民主性,使大学生“村官”较快地适应了基层工作,思想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来。
(三)得到了社会认可。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以来,积极参与任职村的各项工作,如民主议政日、远程教育管理、林水会战、小麦补贴发放、美国白蛾防治等,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星火义工”、志愿者服务队、留守儿童帮扶、敬老爱老、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六员”作用,赢得了群众好评。如,李庄镇全体大学生“村官”加入了“星火义工”组织,利用周末节日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姜楼镇大学生“村官”兼职企业的“信息联络员”、“法律顾问”、英语翻译等,熟悉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帮助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积极为任职村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先后帮助90余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这些工作的开展,既锻炼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综合能力素质,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因为表现突出,群众威信较高,2009年4月29日,李庄镇大徐村书记助理刘恒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成为滨州市第一位任村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此外,全县已有11名优秀党员大学生“村官”担任了村支部副书记职务,24名非党大学生“村官”被发展为预备党员,25名同志被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
(四)干事创业效果显著。通过一系列培养激励措施,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李庄镇崔东村书记助理黄克、胡集镇八沟张村主任助理李迎滨积极推动本村养殖小区建设,分别帮助村里建起了高标准养鸡大棚,带动了任职村养殖业的发展;皂户李乡幸福赵村主任助理孙志广根据任职村苗木繁育户多的实际,成立了骄子苗木专业合作社,开通了专门网站,集中为群众解决苗木经营、繁育、品种改良的问题;何坊乡赵翟村主任助理成佳佳,积极推进任职村“四位一体”沼气建设,帮助村里建起40个沼气池,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姜楼镇四合新村书记助理张会涛,积极协助村两委筹措资金100余万元,为村内修建了总长约2800米的高质量水泥公路,并且带头捐款1000元,受到村民好评;魏集镇六甲杨村主任助理王瑞,通过逐户走访调研,帮助村“两委”理清了发展思路,并为每户村民建立起书面和电子村情档案,极大地方便了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已有50个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正式启动,其中,有25个项目初步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