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磨砺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牛喜林 冲…
蒋少仙是甘肃省瓜州县一个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便开始摸索着养鸡、养猪、养羊,搞起前庭后院式的小规模养殖。3年后,他不但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借款,还积攒了两万多元钱。

  尽管养殖越来越红火,但蒋少仙始终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很有限,于是萌生了上大学的念头。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兰州商学院。上大学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旁边的餐厅、宾馆打工,为自己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大学毕业后,蒋少仙回到老家继续谋划自己的创业之路。瓜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只有发展经济作物才有出路。1999年,蒋少仙经实地考察,种了8亩无籽西瓜。无籽西瓜个头大、沙甜可口,刚成熟就被经销商抢购一空,蒋少仙一下子净赚了几万元。有了这次创业的成功尝试,蒋少仙的信心更足了。2003年,他又承包了本村荒地130多亩,全部种植了高效饲草,还承包了村里的草场1000亩,建成养殖业草料基地,引进山东纯种小尾寒羊,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种羊场,初步建成以养殖为主、种植配套、规模经营的产业链条。

  一个人富不算富,蒋少仙想带领全村共同致富。2003年春节过后,他被推荐担任村里的文书,步入人生的“村官”之路。在2007年村委会换届公推海选中,他被村民直接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在随后几年中,他带领村民,先后铺筑村里主干道沥青路34公里;新修农田灌溉渠道10公里;在全乡率先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3年绿化荒滩累计1000多亩。

  同蒋少仙一样,何世英、黄吉荣两位“村官”也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何世英,大学毕业后重新成为一个牧民,带领甘肃省阿克塞县加尔乌宗村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5053元增加到2008年的7288元;黄吉荣,虚心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带着真情为群众服务,成为甘肃省环县环城镇红星村全村人心目中合格的“村主任助理”。

  “以前,我们一心想着留在城市,当白领、挣大钱,听了他们的报告,真是获益匪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业的天地其实很宽广。”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的甘肃农业大学学生小何这样告诉记者。小何说,他也由此产生了回农村创业、投身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