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民群众

来源:人民网 作者:肖舫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村基层普遍欢迎。如何让大学生适应农村的环境,真正融入农民群众,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更好地成长,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江苏省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围绕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村官”成长模式。由江苏省委组织部与南京大学组织文化研究所共同编写,刘国中、朱国云主编的《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来自江苏的经验》一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江苏省的实践,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探讨大学生“村官”成长道路。该书按照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内在逻辑,分为领导寄语、机制研究、成长向导、成长扶持、成长纪实五部分,形象地展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路径。其中,既有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也有江苏各地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规定;既有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的理论分析,又有对大学生“村官”成长道路的真实记录。


  构建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该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七个机制,构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一个系统模型。其中,选聘录用、培训提高、干事创业、考核评价、多元成长五个机制勾画了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基本路径,舆论宣传、保障扶持两个机制指明了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