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结对快速成长 连云港连云区大学生村官有了帮带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青松
    “有了老支书的直接指导,我现在干工作比一开始顺手多了。”日前,在连云区宿城乡高庄村,去年7月份来到该村的大学生村干部朱志听高兴地说。据了解,该区针对大学生村官缺乏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特点,在宿城乡结对帮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区、乡(街道)、村三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3+1”结对帮扶制度,并指定工作辅导员“手把手”传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紫菜和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扶贫帮困等工作中。

  在具体操作中,该区灵活采取大学生自愿按需选择和干部自主定向结对两种方式,分期分批推进帮带工作。对于确定对象的帮带干部,规定平时的电话交流频次和定期的现场走访制度,每月至少到所帮带的大学生村干部服务村走访一次,并通过访乡村党组织、访党员群众、访公选村干部以及查计划、查工作日志、查具体工作的“三访三查”,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工作表现情况,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及生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结对帮带活动的开展以来,大学生村官们普遍感受到工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好工作的信心也大大增强。在墟沟街道院前村任职的薛力静,去年从南通大学毕业来到村里工作,一直为自己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而苦恼,有时处理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墟沟街道组宣委员洪健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到村里与其交流工作,使其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短时间取得了很大提高,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村干部。(连云港市连云区委组织部 张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