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赣县:给村官一个舞台 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刘勇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赣州考察时,与赣县李芳、程雁冰等5名大学生“村官”亲切交谈,对赣县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一线锻炼,充分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做法表示赞赏和肯定。赣县是如何创新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

给大学生“村官”一个大舞台

○刘勇  特约记者黄石明

  赣县是我市第一个把大学生放到农村一线担任“村官”的县,目前已有113名大学生先后在农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兼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所长,其中有22人得到提拔。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一人主动辞职离开。

    都说农村工作复杂、村干部难做,那些选拔到赣县的、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村官”是如何适应农村工作,迅速成长起来的呢?

    双向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坑”

    在农村和大学生“村官”之间,存在着一个坎。一方面是农村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气候环境、发展现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各不相同,农村干部群众对所选拔的大学生能否真正服务好农村、农民存在疑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不同,个人志向、知识结构、信息网络等也千姿百态,他们也在担心自己的所长到了农村是否有用武之地。一旦农村的特点与大学生的特长不能很好结合,就极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状况。为让大学生“村官”与农村顺利“对接”,该县一方面通过问询、面试等方法,了解拟选任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状况、发展志向、能力所长、分配愿望等;另一方面由各村自行提出聘任“村官”申请,写明对所聘“村官”的要求、工作职责等。在此基础上,举行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的见面会,实行双向选择。

    茅店镇洋塘村是个远近闻名的鱼苗繁育村,但鱼苗销售范围不广。为此,他们提出想聘任一个掌握现代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大学生“村官”。程雁冰由此被相中而担任了茅店镇洋塘村主任助理兼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长。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创立了赣州市第一个渔业专业网站,在网上为村里的鱼苗孵化大户发布鱼苗销售信息,使鱼苗远销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2007年,全村鱼苗销售产值达到630万元,仅鱼苗收入全村人均增加460元。

    准确定位:老百姓的“大秘书”

    为避免大学生“村官”出现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该县把大学生“村官”作为村民的“秘书”,不仅要参与决策、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更要当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讲员等,组织、发动、指导群众搞好新农村建设,帮助群众办理各种证照,收集整理并提供科技致富等信息,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调解民事纠纷等。

    角色定位一旦明确,就避免了许多越位缺位的问题。储潭乡田心村是有名的蔬菜村。来自山西省的大学生“村官”常志勇很想帮村民扩大规模,成立股份制公司,但他的想法遭到了村干部和群众的反对。他认真对照县里要求和农村实际,改变自己的想法,转而为群众在测土配方、改良品种上做好服务,仅一年多的时间,便由村主任助理提拔为乡长助理。

    如今,大学生“村官”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的利用网络技术,帮助村里在网上推销农副产品;有的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等。今年1月至9月,全县大学生“村官”已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200多人次,代办各类证照1200余件次,提供信息3000多条,调解纠纷180多起,牵头完成了全县324个自然村的规划,组织培训农民1.4万人次。

    拴心留人:一靠事业,二靠感情

    赣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都不高,但近几年招聘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一人主动辞职离开赣县。赣县拴心留人,不是靠金钱,而是一靠事业,二靠感情。

    该县的决策者认识到,当前的大学生“村官”,不单纯看重金钱和待遇,而是自身价值能否得到体现。为此,该县要求广大大学生“村官”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参考。该县每年都要举办3次以上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创办决策参考等专送简报。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的大学生“村官”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各类意见、建议400多条,其中有60多条被及时采纳,有120多条列入限期兑现。同时,该县对大学生“村官”做到科学管理、严格考核,每半年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一次考评,对于优秀者给予重用提拔。

    赣县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来自外地,关心好他们的生活成为该县各级部门重要的工作。该县成立了赣县基层高校毕业生联谊会和QQ群,不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同时,该县还建立了“三联一”工作机制,即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带一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建立了乡镇党委书记与大学生“村官”定期谈心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