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磨砺成才

来源: 作者:王维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体现了初步成效。但如何使大学生村干部能够安心扎根农村,贴心服务农村,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举措。治国安邦,人才为本。人才是先进生产力,是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优势。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要建设全面达小康的社会,农业是大头,农村是根本。实践也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是培养锻炼党政领导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公务员的重要途径。胡源涛同志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中央把选聘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和锻炼后备干部的科学决策,并进行长远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扩大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中或分散转移,造成建设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事业的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约有七百多万人,本身就业的竞争就比较激烈,一些大学毕业生还不愿到农村一线去工作,导致大批毕业生在家待岗,得不到实践锻炼,施展不了才华,既造成资源才华浪费,也给城市、社会、家庭形成了就业压力。因而,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既可以解决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为农村输送大批人才。特别是通过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改变了就业观念,为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打开了一条宽阔的通道。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培养增进同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长远大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基本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李源朝同志说过,"我们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对中国社会有深刻理解的骨干力量;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一代又一代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接班人"。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培养大批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才能让党政干部培养链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永葆先进性。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中的一个主题。没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五年制定下发"一号文件",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标准和导向,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景。而在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当中,人才的缺乏是最明显、最根本性的问题。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治穷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大批量地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无疑是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有效举措,是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有益尝试。

    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前,从中央领导的重视,到农村百姓的需求,从大政方针政策的出台,到几年来实践经验的逐步成熟,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可说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使命所在。农村天地广阔,村官大有可为。

    从社会环境和农村的背景来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做出批示: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确有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的必要,既要有激励机制,也应有竞争机制"。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李源潮同志在江西工作时,就大力倡导开展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到中组部工作后,对这项工作更是高度重视,进行了大力推广。

    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大学生扎根农村的后顾之忧。党中央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专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中央财政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补助大学生村官。山西省也先后出台了有关《方案》、《办法》、《意见》等四个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津贴、补贴、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经历着二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都对广大农村的思想观念、经济结构、文化传承、人口流动等造成了新的影响。特别是城镇工业化和城市建设,形成了对农业农村的人才竞争和侵占,造成了农村大量人才的流失。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扎根农村,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据统计,现在农村的全部劳动力当中,外出进城打工的占到半数以上,其中青壮年占主体,也是农民队伍中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群体。当前,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年轻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这些都是大学生到农村发展创业的有利优势。

    加强培养,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的改革发展、社会政治的安定都大有裨益。但毕竟起步时间不长,社会上还有一些担心和误解,有的认为是短期行为,有的认为是人才浪费,有的认为大学生能力不足、作风不实、作用不突出等等。对此,必须加强舆论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党建刊物,广泛宣传,正面引导。深入宣传大学生村干部的长远规划和政策措施,宣传大学生村官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让社会真正认识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国策,让大学生村干部有使命感、光荣感、成就感,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形象上有自信、在工作中有责任。

    真心关爱,加强培养帮带。大学生走出校门,在最艰苦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为党的基层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为农村带去了活力和潜力。基层党组织要把他们看成资源,当成财富,肯定他们的奉献精神。真正关心爱护,在政治上鼓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落实、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对大学生村干部要不歧视、不轻视、不放任不管,真心地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扶一把,送一程,帮他们渡过人生转折的困难时期,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教育。大学生村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一名基层干部,就代表了组织的形象,就要在其位、尽其责。在真心关爱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不能娇宠放纵。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评比选优、待遇落实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大胆地把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放到生产一线,放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岗位上进行历练,培养成长。要经常检查指导他们的工作,帮助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对政治素质好、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特别优秀的要大胆使用,列入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后备干部队伍。对经不住考验、发展潜力不大、工作业绩平庸,特别是发现不良好倾向和苗头,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落实政策,促进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干部的知识优势和年龄优势,让他们在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帮助农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指导,有效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工作目标,既要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大学生村干部的奖惩、晋升、培训、续聘、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政策,让大学生村干部有章可循,有责可究。更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干事创业,让大学生村干部有事干,能干成事。从今年开始,市委每年要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创造条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监督管理,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各方资源,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便利条件,引导他们自主创业,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大学生村干部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肩负光荣使命,群众寄予厚望,只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各级党组织精心培育管理,只要能扎下根来,不畏艰苦,加强历练,就一定能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有益的贡献。山西省长治市委常委 组织部长   王维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