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培养应该“村来村去”

来源:光明网 作者:魏豪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介晓磊,对于目前到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村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本网站讯(记者 吴小京 本报通讯员 魏豪)今年3月,中组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是中央关于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建设的重要部署。

  从2002年开始,河南省鹤壁、平顶山、安阳等市安排了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

  2005年,河南省委明确提出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6年的时间,这些到农村的大学生任职情况怎样?生活状况好吗?一些资料显示,他们的任职状况不容乐观,并且人员的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

  村官现状

  呼远征是汝州市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2岁,就职于汝洲市尚庄乡米庙村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呼远征说:“这里(村委)没有医疗保险,没有住房公积金这些东西,只有发工资,感觉心里没数。到时候年纪又大了,找工作也不好找了,到时候就失业了,真要有那种情况,束手无策的感觉,很悲哀。”

  河南省有关政策规定:如果乡镇机关招考公务员时,原则上优先从任职3年以上的非在职大学生村官中录取。呼远征说,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三年之后的公务员招考。

  从实际工作看,呼远征的心思没有完全放在,如何发展村经济和帮助村民发家致富上,因为,很现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以及和他命运相同的大学生村官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村官”的身份和与泥土“相依为命”的“零距离”融合。

  汝州市从2003年10月份开始到2005年7月5日,汝州市445名大学生村干部,除19名被分配到城区19个居委会外,其余426名大学生村干部被分配到426个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目前村官的流失率已达到67%,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在汝州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仅占4%。由于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农业大学的齐卿卿认为,多数农民以种地或养殖为主要收入,他们渴求知识、渴求技术,更多的希望村干部能为他们带来农业的信息与技术。

  同时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烦恼和说不清楚的占57%;16%的人表示满意,仅仅只有7%的人在适应。

  河南大学的学生乔艳辉说:“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村官有向上谋求发展的考虑。只有37%的人愿意扎根农村,留在村里做事情。还有一大部分将选择回原单位或考研。”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学教师康绍霞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我国今后农村基层工作发展的一个趋势。农村工作艰苦,克服困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所能解决的。吸收有农业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到广大的农村去,配以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才能做到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收入低、村里矛盾复杂、工作不好做是农村工作的三项主要困难。

  “工资待遇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动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毕竟,他们不是志愿者,而是已经参加工作、要养家糊口的人。”河南大学实用心理学教师李小玉认为。

  据粗略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然而,这个可喜的数据背后却是“用不上,留不住”的尴尬局面。以四川省为例,大学生村官流失率高达70%,在969名受访者中,17%是因城市求职难,33%是为了便于报考公务员。

  甚至有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身份问题发出质疑:我们算哪一类人?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国家公务员(干部),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他们相差一两倍!”这些话倒是道出了现实,也真是难为了这些村官们。

  大胆设想

  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而且平均年龄偏低在30岁以下的占79%,其中近两三年毕业的学生占30%。

  新农村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介晓磊总结了三点:一是热爱农村、愿意把农村发展真正当成事业去做;二是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三是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法律和农业科学知识,能发挥特长带领群众致富。

  2008年4月17日,介晓磊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农情和校情,特向河南省教育厅递交了一份,由郑州牧专来承担培养,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村来村去”大学生教育试点工作的申请。如果申请能够得到批复,那么,针对当前“村官”所面临的---“留不住”、“用不上”、“下不来”三大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介晓磊在向河南省教育厅的报告中,对于到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介晓磊总结出了15个字即:“适用、实用、能用”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技术、技能,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吃得苦,能忍受寂寞。大胆的提出了单独招生、定向培养、村来村去这一设想。

  何谓“村来村去”?介晓磊解释:“村来村去”简单的讲,就是从农村来到农村去。通过对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两年以上农村实践经验的高中毕业(含职高、中专、技校)或同等学历的村干部、后备村干部、复员军人或农村青年的在校培养,他们完成学业后,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回到农村去发展经济,建功立业。

  介晓磊举了两个实例。

  在汝州市骑岭乡小陈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卢克文,毕业于郑州牧专畜牧工程系,他说:“我之所以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可能是和具有畜牧专业的学历背景有关,尽管我目前吸引不到资金,但我的专业背景和养殖经历使我的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2002年,淇县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介同彬学畜牧专业的,担任了原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依托淇县畜牧业较强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郑州牧专请来了知名教授常年在猪场担任技术顾问,科学化饲养,仔猪成活率达到99.8%,在5你时间里成为一名拥有7000万元固定资产的“村官”。

  “知识创造财富,专长决定发展,技能改变命运。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在农村是受欢迎、被尊重的。”介晓磊说。

  措施计划

  对于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介晓磊要求由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牧专)承担。因为,郑州牧专是一所农林专科院校,设有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经济与管理、村政管理等近30个涉农专业,拥有一支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指导一线生产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应该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十多年来,郑州牧专相继开展了“定向生”、“实践生”、“地方实用人才专业班”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新鲜血液。

  2004年受河南省委组织部委托,举办了5期500人河南省村支书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培训班。同时,面向农村及农业生产一线,常年开展短期和中长期的使用技术培训工作。

  这些成功的办学实践,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目前,该校设有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经济与管理、村政管理等近30个涉农专业,拥有一支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指导一线生产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还有两个综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他们利用学校这一独特的优势,把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项培养计划中,为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很扎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介晓磊的申请报告中,详细的说明了有关大学生“村来村去”的具体实施计划。

  招生原则:计划单列、单独招生、定向培养、村来村去”。招生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两年以上农村实践经验的高中毕业(含职高、中专、技校)或同等学历的村干部、后备村干部、复员军人或农村青年。

  招生考试:在省教育厅和招办的领导下,由举办学校组织单独命题、单独考试、统一录取。考试时间暂定为每年6月份,当年夏季入学。招生由省招生计划部门负责,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系列。从2008年至2012年,为基层农村培养1000-2000名大学生村官。

  学生就业:按照“定向招生、单独培养、村来村去”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省大学生毕业就业中心发放就业报到证到原生源所在地,由当地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学生的返乡回村就业安置工作。学制为二至三年;学生学籍管理与日常管理与全日制在校生相同。根据实际需要,拟设置农牧业技术应用、农村经济管理、村政管理等3个专业。教学模式上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实际,按照“三三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运行,即每学年设置三个教学期,“夏收、秋收、春节”三个假期。

  学生学费:建议学费由各级政府分担,或从新农村建设地方财政经费中支出,学生食宿费用自理。在校期间,学生待遇享受普通在校生的同等待遇;修业期满,考试合格,符合毕业要求的,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由教育主管部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享受正式大专生毕业生待遇。

  等待“东风”

  对于介晓磊的申请,引起了河南省教育厅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如何才能把“村来村去”扎根型大学生这一问题解决好,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村官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介晓磊认为,首先,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党委政府要共同研究论证,建立协调机制。如“双向培养”机制:把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扎根型村干部,优秀村干部培养成大学生;政策保障机制:农业发展项目经费资金保障支持。其次,为能够在基层永久扎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万事俱备,等待“东风”!

  相关链接:

  介晓磊,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农林牧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攻关、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项目等20余项,重点开展土壤化学和烟草、小麦、牧草生产的土壤条件及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51篇,参编或主编出版著作、教材14部。

  申报豆科牧草专用微肥等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主持4项,已获授权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