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需要斟酌 慎重对待
5年内,中国内地毕业的大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将有10万人到农村担任“村官”。5年10万人,就是平均一年两万人,这在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当中只占到极少数。如果按照中国内地近200万自然村和近50万行政村来计算,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数量真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即便如此,中国的组织人事部们仍然对此举予以了相当重视。理由是:(一)落后的农村急需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血液。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可担当传授新知的重任。(二)中国最缺的是有基层实践锻炼经历的人。大学生当村官,将会给今后选拔有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储备人才。为此,国家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甚至用了40多年前用过的语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好事”、“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去大有作为”。
笔者认为,大学生当村官一事需要斟酌、需要慎重对待,主要是对它的可行性、有效性抱有怀疑。
众所周知,40年前中国曾经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间之长有10年之久,人数之多有2000万之众,范围之广几乎遍及全国。不管当时这场运动出于何种动机,但它的客观原因则是由于中国的工业经济规模十分有限,无法吸纳不断增长的就业人口。今日之中国,虽然也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但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在自愿的前提下作出逆城市化发展的反向选择,谈何容易。此其疑虑一。
其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生活中,极为缺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氛围和公众意识。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物质生活的差异形成的巨大诱惑,以及全社会对人们追求个人幸福的鼓励,早已在社会生活和公众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庞大的场效应。近1亿农民工在中国城镇间的流动,不正是这种场效应的明证吗?
其三,最为重要的是,脱离农村、脱离实践、脱离生产力发展第一线,已经成为中国官场和所有上层建筑的通病。这种通病积淀之沉之久,对大学生到农村是一种潜在而巨大的障得。从政策制定到项目审批,从财政拨款到社会保障,从银行贷款到农村土地保护和合理使用等等,都受到了这种风气的严重影响,并最终导致许多地方腐败成风,弄虚作假成风,侵害公众利益成风,从而大大激化了现有的社会矛盾。在如此官风影响下,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农村,他们能善始善终吗?即使在官禄诱引和未来优先安排公务员的许诺下,10万年轻人踏上了行程,但谁去对他们补农村政策和农村基本国情的课呢?谁去对他们进行农业生产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呢?谁去对他们进行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的程序演示呢?谁去给他们传授如何进行农村调查研究的基本要领呢?依笔者管见,恐怕就连推出这项举措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头头脑脑,那些动员大学生上山下乡的学校当局和教育界官员也对上述问题,一问三不知。
其实,近一段时间,媒体都已经陆续披露出,不少大学生村官纷纷落马的消息。落马的原因基本上有如下几类:不懂生产不懂民情,与当地老百姓不能融为一体;不懂官场“潜规则”不懂农村家族规则,不送礼不请客遭到孤立排斥;把书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套用本地屡遭挫折,失信于民;不懂得通融上级部门和掌实权的人物……请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些“落马”的大学生村官遇到的磨难,如果换成我们这样的成年人,甚至换成那些官居高位的大员们,就能迎刃而解吗?
请举措的推进者务必注意,这不是一次类似农村扫除文盲大轰大嗡就能办好的事情,更不是什么村村通广播电视花点银子就能办成的便宜事,而是一项费时费力费工夫还不会立刻见效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组织人事教育部门有这种扑倒身子干事业的踏实、硬朗、干练的作风吗?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