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七万八千大学生当"村官"

来源:东方网 作者:倪平
    顷悉,我国将有七万八千位大学生去农村当“村官”。这一事实传递了一则信息,全国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将实现知识化,让大学生到基层去实际锻练,增长才干,成为一村之长,一乡之长,管理一方土地,不但使一方土地能养活一方人民,还应富甲一方,总结经验,光照四方。

  众所周知,我国广大农村的基层干部,皆来自农村,土生土长,他们勤劳,务实,联系广大群众,熟悉乡情、民情,这是长处。其短处则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在地理上又局限于一乡、一村、一寨、一沟,视野狭隘,目光短浅,往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只顾局部,忽视全局。大学生下乡当“村官”,带去学校里学到的现代科学技术,带去理性的思维,这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大有裨益。换言之,有利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是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就农业而言,要讲究土地的酸碱度和肥料氮磷钾的适当比例,要重视良种的筛选,水土的保养,以及沼气化的普及等等。

  此外还涉及到供产销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纵横交叉,要学会用电脑,网上订购,网上推销。市场上何者紧销?何者滞销?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虽非全才,但毕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懂得不少,知其脉络。循此继进,必能使农村出现新局面。知识的播种,可谓点火于基层,起初是星星点点,尔后将星罗棋布。

  关于农村人与人之关系。大学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这和当地村干部知根知底不可同日而语,但越是陌生,越是有新鲜感,只要你一举一动为农民着想,利为民所谋,办事公道,很快就会获得农民的信赖。农民最务实也最朴素,厌恶花言巧语,不尚空谈,也无矫情。谁真情实感对待农民,谁就受到农民的爱戴。

  无庸讳言,农民身上也有落后面,比较守旧,受习惯势力的束缚,精神上背负因袭的重担,如男尊女卑,家长制观念较强,且不注重卫生。大学生当村官,首先要亲近农民,然后以先进思想去影响他们,移风易俗,积以若干时日,功到自然成。

  如果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下乡,那么生活习惯上问题不大,如果出生在大城市的大学生下乡,那么落差就较大,往往自视其高,瞧不起农民,这种观念必须改变。代之以关心农民爱护农民,与农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本质上发现和尊重农民的勤劳和善良。

  大学生下乡当“村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准备,与当地群从同甘共苦,唯有艰苦奋斗者才大有出息。我国古代哲学家孟轲云:“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但愿大学生当村官能有所作为。涌现出袁隆平式的科学家,涌现出赵树理、李准式的小说家,能涌现出焦裕禄式的党政干部,寄予厚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