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 是否是每个大学生的天堂?
叶波走了!或许有许多人要说这是一个胆小鬼,一个懦弱的人。但是,我认为叶波却像个勇敢的诗人,理想破灭了,结束生命或许是他最好的选择。“哀大莫过于心死”,叶波兴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死”者,为了拒绝“心死之哀”的折磨,他只有靠死亡来结束自己看不到理想的生命。叶波是悲哀的,因为理想丢了,总有可以拾起的时候,只要生命不息,我们还可以重新寻找,尽管路途有些坎坷;社会也是悲哀的,花费了大量资源培养起来的天之骄子,刚出校门就因失望的扼杀而夭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叶波,他的死恍如冬日里一声深长的叹息,让人痛心,更令人沉思,他的离去引起了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广泛关注;他的鲜血让这个社会对大学生村官有了重新的审视,并且异常的凝重。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个促进农村向现代化、农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化转型的庞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这些年报考村官的人数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还是希望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自己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舞台。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数字迷惑了我们的眼睛,叶波的死更加引发了我们对这数字的含金量产生了新的质疑。这里到底是舞台还是跳板?是天堂还是坟墓?通过理智的分析,我们透过叶波的死或许可以清楚地看到背后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出是合乎适宜的,农村新一轮改革在这些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连续一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明确了党和政府的政策走向,发展农村经济也就成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也正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配套政策,目的在于为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而这条计划的推出如果和大学生就业相联系,显然又有些不够全面和细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伴随着这项计划的推出而产生的,面对如此沉重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拥有各种优惠政策的村官计划成了很多毕业生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对于一部分来说可以用“无奈”或“饥不择食”来形容。
如果真的有志于服务农村,建设农村,那么他们就会把农村当做是一方乐园、一方舞台、一座天堂。如果只是奔着优惠政策而去,把村官当做是一个“曲线救国”的跳板,对于没有做好吃苦准备或者说没有把理想的种子扎根农村沃土的大学生来说,恐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失所望,甚至成为湮没梦想的地狱、埋没理想的坟墓。村官计划的本意并非缓解就业压力,尽管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主要还是选拔有志于在农村实现理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但就业压力条件下,却让很多人“误入歧途”,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有问题,社会的导向又何尝不是烟幕弹?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但并非适合每一个大学生,有心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农村,自然会种出成功的花朵;如果仅仅是想在这里越过就业的寒冬,那么这里的艰苦和贫瘠可能会把你的理想埋葬。大学生村官是个神圣的职业,任重而道远,不是大学生越冬的避风港,因此希望正在承受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要做出慎重的选择,去农村之前想想农村是不是你实现理想的地方。
同时,我们还建议,既然有人愿意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到农村广阔的天地,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的大度和包容,给予充足的养分,否则也难免成为埋葬理想种子的坟冢。因此,要避免悲剧重演,双向的慎重选择很重要。这样大学生村官才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最后,篡改《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段话结尾:如果你认为那是一方舞台,请到农村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认为那是个避风港,请不要到农村去,因为那里是埋葬你所谓理想的坟墓。(
- 村民意识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 (2007-08-20)
- 政策上给予切实鼓励支持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 (2007-08-20)
-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 (2007-08-26)
- 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 (2007-08-26)
- 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200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