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水土不服”——大学生村官问题

来源: 作者:佚名
    “村官”是全国最小的“官儿”,如今大学生争当村官给新农村建设吹来了一股暖风。网友对大学生村官寄予很高的期望。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给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一些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后却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此时,政府需要帮助他们迈过这个坎,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提问:[村官师书迎]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那些关注这个群体的人,一直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大学生村官究竟属于哪一类群体?是公务员还是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待遇。

  提问:[渝三农]我是农村长大的,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照理说,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到村委会工作不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何定位我的角色,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提问:[幸福VS痛苦]有些农村宗族、黑恶势力、村干部腐败问题严重,大学生村官工作难以展开。刚刚分配到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能抵御住“软磨硬泡”吗?如何给他们营造一个清廉的工作环境?

  建言:[跨越巅峰看风景]在解决好待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留志”,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想大学生村官不当“飞鸽牌”,还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待遇,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给他们提供发挥特长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成为农村永久型人才。

  建言:[kequzugong]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需要宽松的环境。我认为,制定激励机制和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应由县财政拨付,标准按公务员执行,政策上也应和机关干部一样,一年一考评,奖优罚劣,级别上该提拔的一定要提拔。同时,县直单位也应积极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如此,大学生村官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建言:[心随风动2008]我建议各地对新招录的“大学生村干部”要严把关,切实地选优选实,把真正想到农村工作,想在基层锻炼,立志有所作为,意志坚定的优秀毕业生选入“大学生村干部”。对已经在岗的,要形成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在思想上加强引导,使其提高主动性,积极参与各项村务工作,克服“秘书”倾向;要培养他们宽广的眼界,树立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的坚定性,克服“飞鸽”倾向。

  建言:平平瑟瑟]大学生村官有一部分能在农村长期工作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必然要有一批正常流入到党政机关,这也是党中央的战略需要。因此,既然招录了大学生村官,就要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一点没关系,一定不要亏待了这些孩子,浪费了这批苗子。

  建言:[天仙美眉]农村最需要的不是官,而是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新经济组织带头人!建议组织部门开办农村新经济组织经理培训班,为期半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培训,然后下派到各乡各村,由财政部提供5亿元无息贷款,每个大学生村官可获5万元无息贷款,可满足一万名大学生村官创业,这一万名大学生村官,就是一万台农村经济发动机,播种机,就是中国农村的大希望!

  大学生村官的“四个盼望”

  一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目前,对大学生村官,往往是上面很重视,可是层层分配下去后,到了村里上任,反倒无人问津了,既没有出台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和条例手则,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政策;

  二盼合同工资到位。

  某些地方的大学生村官已经工作一两个月了,可是合同签订、安置费、工资等的落实却迟迟没有到位;

  三盼多培训多指点。

  大学生村官都才刚走出学校,社会阅历尚浅,纵然怀着满腔热诚,却无法展开工作;

  四盼明确负责人。

  有些大学生村官分配到村里后,就没有相关部门对其直接负责了,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也无从请教和反映。

  大学生“村官”不仅为农村带去了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囊团,而且使村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进村任职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