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不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匆匆过客

来源: 作者:cy112889
  重庆市在2008年启动了“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到2012年,每个行政村将有1名大学生村官。下月,我市第二批村官考试成绩将公布,来自全国各地的36605名大学生争夺2500个“村官”名额。重庆的模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两次批示,称“重庆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做法很好”。温总理更是在“关于重庆市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调研报告”上批示: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组织和服务工作,注意总结和运用已有的工作经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村一个大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创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全国意义,是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和破解“三农”难题的双赢举措。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高校招生规模几乎在十年间翻了十几倍,据统计,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00余万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将有150完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再加上去年前年的待业大学生,恐怕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在200-300万左右。结合当前的形势看,表面上似乎是国家在舒缓就业压力,但从深层次分析,这是一项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百年树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的发展可谓高歌猛进、日新月异,但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几乎是山水依旧、原滋原味,城乡之间距离越来越大,这与城乡一体化的本质要求,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人才。因此,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正是对这一事关发展全局现实情况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之所以要选派大学生到最基层的村里挂职,除了是为培养队伍锻炼人才外,出台政策的初衷,还在于希望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能够给农村基层干部带来一股清新的血液;希望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学子,能够充分利用所学,在信息传播、政策宣传、利益维护等方面,给农民朋友提供很多科技兴农方面的帮助;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扎根农村,带动农民朋友发展产业,带动农民朋友增收致富、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达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之效果。

  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与当年被迫参与政治运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同的是,现时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自愿”,这种自愿的动力来源于组织对他们的“承诺”——两年后,经考核合格,可以自动转为国家公务员编制。由于城乡差异太大,他们怀着一种委曲求全的“镀金”心态来到农村,部分大学生往往好高骛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眼高手低、作风不实的先天不足会逐渐暴露。此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往往都挂有“助理”或是其他的职务,这让部分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的行为开始漂浮起来,认为自己一下子就成为了农民和村社干部面前的“领导”。有了这种 “官念”的“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不是深入调研、虚心学习,而是对农民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颐指气使,但所发出的看法、提出的建议往往又难以实施。久而久之,与基层村社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心里距离必将渐行渐远,同时,感觉“理想状态与现实差距甚远”的“大学生村官”们也会认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牢骚满腹、叫苦连天。时刻期待着组织的召唤,力争早日脱离 “苦海”。

  我以为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不能“一送了之”,而应建立健全跟踪调查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使用、以及招录时,尽可能从“大学生村官”是否真正带动了村里产业发展、是否真正解决了群众问题困难、是否真正起到了引领激励作用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避免部分大学生怀着“镀金”心态,到广阔的农村去耗时间、走过场。同时,笔者还以为到了村里的“村官大学生们”,一定要怀着沉下心来、大干一场的心态,准确定位、虚心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关心农民疾苦,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满腔热血,为深入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作出切实努力。而不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