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县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

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熊贵臣

  云县自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规范管理,强化帮教,科学考核,严把进口、培育和出口“三关”,确保大学生“村官”素质有提高、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空间,有效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建立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制度、大学生“村官”档案制度和大学生“村官”薪酬制度。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生活情况,不断健全完善县级选聘大学生“村官”薪酬机制,及时足额兑现100名县级选聘大学生“村官”每人每月800元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200元的年终考核奖金、每人每年400元的交通补贴和每人每年2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目前,全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73名,其中:2008年省级选聘25名,县级选聘100名;2009年省级选聘148名。

  各乡(镇)结合实际,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由领导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一联X”帮带对子,制定帮带计划,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政治理论、经济管理、农业实用技术、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政策指导、信息引导、项目帮扶和方法帮教,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使其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由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成“一联一”帮带对子,制定帮带计划,搞好“传帮带”。以担任村农民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和参与产业建设等中心工作的方式,结合个人实际,在工作上压担子,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处理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成才。建立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制度。县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大学生“村官”培训计划,督促检查乡(镇)党委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并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岗前培训,把好“入门关”。乡(镇)党委定期采取集中授课、外出参观等方式,适时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培训,增强其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同时,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大学生“村官”培训计划,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技能,培养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建立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制度。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将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规范培养标准,细化培养指标,落实培养责任。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且具备条件的,担任所驻村党组织副书记,并兼任“云岭先锋”工程建设联络员;非中共正式党员的,担任所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同时,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通过大学生“村官”上报的信息、工作日志、心得体会和民情恳谈记录等内容,及时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培养大学生“村官”。

  县委每年召开2次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乡(镇)党委结合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适时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以大学生“村官”交流发言,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组织书记提建议意见的方式进行,营造大学生“村官”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建立大学生“村官”定期述职制度。大学生“村官”驻村后,真心开展好调查研究,精心制定好工作计划,细心记录好民情日记,每年至少向当地党委上报5条以上工作信息和1篇以上的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文章,并将信息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村党组织结合村“两委”成员年终述职考核工作,将大学生“村官”作为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的对象,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和监督。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制度。坚持平时督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日常和年终考核工作,科学评价其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兑现年终考核奖金。平时督查由所在村党组织具体负责,包括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考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其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年终考核由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共同组织完成,结合大学生“村官”学习、工作和日常表现,科学民主确定其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考核结果,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年终考核奖金。建立大学生“村官”正常退出机制。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中央、省和市公开招考的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切实加强针对大学生“村官”的考试录用工作。进一步畅通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成员渠道,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两委”干部,逐步实现由“助理”向“当家”转变。大学生“村官”以正当理由提出辞职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和乡(镇)党委履行相关程序后,准予辞职。

  目前,全县共有23名大学生“村官”考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共有27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成员,其中: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1名,总支书记1名,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支部(总支)委员19名,村委委员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