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邢仲山:成功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路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成功探索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的新路——

  记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党支部书记邢仲山

  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姚润丰)他牢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探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真谛,规划和实践着壮大集体经济、富裕村民百姓、推进社会进步的蓝图。

  他坚持“以工促农、工农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在全村大办村办工业。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工业带动“村财”快速积累,“村财”的积累又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大稿村集体资产已经达到11.57亿元,村域内经济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32亿元,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3.62亿元、上缴税金323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

  他就是北京市人大代表、1989年和1995年还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党支部书记邢仲山。刚刚当选由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中央新闻单位评选的第八届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过去的大稿村穷得了出了名。当时,在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冬推炉灰,夏砍革,今年盼着明年好,到头还是这件破棉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邢仲山入了党,1984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农工商联合公司经理,上任后,他大刀阔斧搞改革,先后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是改革农业生产体制,转换投资结构。1984年他和支部一班人按本村的实际情况,取消生产队,成立了农工商总公司,邢仲山亲任总经理;建立了联合农场,下设大田、农机、畜牧、园田4个专业队,内部层层实行经济包干和独立核算。这一步激活了农业生产的活力。这几年,大稿村粮食年年丰收,1999年总产达到150万斤,单产1100斤。现在村里有大型农业机械39台,喷灌设施10余套,农业种、收、储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务农人数从500多人锐减到40人。

  第二步是改革用人制度,外引内育。邢仲山常说:“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他果断宣布:今后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上用人,全都实行选优汰劣。村里成立了文化技术学校,开设了农业技术、法律等课程,1999年在校生有50多名。他还高薪引进科技、管理人才20多名,并亲自抓食宿,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舒适、让人才安心的工作环境。现在村里有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6人。

  第三步是调整产业结构,二次创业。大稿村离城区很近,有发展工副业的条件。邢仲山与支部一班人一起制定了“稳定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工农相互促进,逐步实现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并付诸行动。90年代初,全村企业就达到23个,效益显著。邢仲山居安思危,他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农村企业原有的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不复存在,必须从深层次改变原有的经济观念,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1992年6月,在他倡导下,对大稿村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优化组合,注册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村办企业组成的北京市京洲企业集团公司,他本人担任董事长。集团公司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全村经济发展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到1997年全村经济年生产总值达到2.843亿元,实现利润24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跃升8340元,村集体资产达到3.6亿元。

  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开始实施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将村集体可经营资产全部量化,使村民成为股民;提出继续优化存量、引进增量,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支柱产业;生产经营机制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资产经营为主的战略转变。2007年大稿村集体资产已经达到11.57亿元,村域内经济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32亿元,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3.62亿元、上缴税金323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

  以滚雪球的方式,从最初的简单粗放型锻打、翻砂、加工制造开始创业,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合资企业的兴建,先后建立起30多家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建筑、建材、化工、精密铸造、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这既是一个村级企业——京洲集团的发展历程,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真实的写照。如今的大稿村,下属企业30余家,涉及有色金属铸造与加工、塑料制品、化工、建筑建材及电子信息类高科技产业五大行业,产品近300余种。中外合资企业5家,联营企业2家。此外,他还组建了上方花木公司,兴建了冷季型草皮基地、苗木基地、花卉基地,扩建了规模牛场和特种养殖场。

  作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村,几年来,大稿村两委班子秉承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宜居村镇,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抓经济的同时,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先后投资170多万元,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二次绿化美化工程”,其中,投资近70万元用于植树种草,扩大了村内的绿化面积;投资近20万元购置音乐喷泉,近80万元铺设广场砖,进行停车场、室外污水管线改造等。此外还在小区内各楼房山处设置文化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广大村民开展文化素质的宣传教育。通过这些工程,大稿村村貌焕然一新。

  近些年来,大稿村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全国敬老模范村”、“先进村民委员会”、“区文明标兵村”、“镇环境示范村”、“全国绿化小康村”等。而邢仲山却给自己定了个章法,即“不是自己身上的肉,决不往自己身上贴”。十几年来,他没有吃过请,没有受过礼,即使自己该得的奖励和收入,也是能不拿就不拿,能少拿就少拿。1987年,乡里奖励他一台大彩电,他连家门都没进就直接搬到了村会议室。198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发给他1000元奖励,他一分为二送给了小学和幼儿园。有人说:“你这样做太吃亏了。”他却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个人少得点利益,换来的却是全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群众对党的拥护及信赖,这哪叫吃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