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凭:用残疾之躯撑起一座学校
他叫阮文凭,是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念恩小学身有残疾的教师。他日复一日地拄着拐杖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行在崎岖山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他用残疾之躯撑起了一座学校,让瑶民儿童共享一片蓝天。
1979年,阮文凭出生在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阮文凭的呱呱坠地,让一家人欣喜万分。然而一年后,他得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由于家庭贫困,无钱医治,落下了双腿瘫痪的后遗症,行动非常困难。别人学走,他学跪,大了走路只能靠拐杖支撑身体。1985年,父亲因一场大病导致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1989年11月,母亲上山打柴不慎跌下山崖离他而去,失去了惟一的劳动力,这对原本十分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那年,11岁的阮文凭被迫辍学回家务农。求学心切的他一有空就到学校窗外听老师讲课。听得入了迷时竟忘了自己身份,脱口抢答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这个“编外学生”很让学校的老师感动,都说,这个孩子不能读书真是太可惜了!其实,阮文凭的父亲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于是,父亲决定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让阮文凭重返校园。就这样,阮文凭12岁那年拄着双拐又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1994年,阮文凭初中毕业考取了四川省一所中专学校,但却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录取通知书从此葬身箱底,变成了尘封的记忆。当年9月,他受聘到下甲乡陇凤村长洞小学当起了每月只有70元的代课教师。
那年,他刚16岁。学校让他担任当时出了名的差班———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复式班的班主任,并任课五年级数学和二年级语文。摸索了一个学期,他基本弄清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当年的期末水平测试中,五年级数学科优秀率达80%,最高分99分,最低分76分,使这个原先出了名的差班成了“文明班级”。
1995年9月,因工作需要,乡教委将阮文凭调到下甲乡河州村弄怀小学任教。同样是“编外教师”,不同的是,在月工资70元的基础上又给他加了10元。
弄怀小学是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一所上世纪60年代初建的高山瑶族教学点,坐落在大石山区的高山顶上。那里不通车,又缺水,办学条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由于山路高远,地处偏僻,1991年学校里惟一的一位瑶族教师病逝后,虽然先后调了几位教师进山,但都因条件艰苦而离开了。学校因此停办了4年,几十名适龄儿童只好上山放牛、砍柴。
当阮文凭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地好不容易爬到学校,映入眼帘的弄怀小学却是满目凄凉:一间干打垒的教室,墙壁处处裂缝,墙角屋顶起了青苔,地面坑坑洼洼,堆放在墙角的几套课桌椅残旧不堪,……这种状况,怎么能办好学呢?
“有老师来了,娃们又可以读书了!”阮文凭的到来,使瑶民们充满了希望,纷纷跑来看他。当瑶民们看到他是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时,又失望地摇着头走了,他们对阮文凭的教学能力产生了怀疑。
破烂的学校,家长们的冷落,使阮文凭的心凉了。他产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但当他看到那些衣衫褴褛,在山上放牛放羊的孩子们时,他的心又热了:这里太需要老师了,不能让孩子成为文盲。于是,他铁下心来,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把知识传给孩子,把文明播种在这里。
面对现实,他没有退缩。首先是跟当地的老人学习瑶话,接着便挨家挨户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辍学儿童重返校园。每天一早,他就拄着拐杖,艰难地爬行在学校通往5个自然村寨的羊肠小道上。遇到陡峭的地方,他就手脚并用,趴在地上往上爬。
走完分布在崇山峻岭的5个瑶寨,对一位正常人来说也不会很轻松,而对于阮文凭来说更是异常艰难。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要花4个小时才能“走”完。有时要到深夜才能回到学校,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遇上漆黑的夜晚,他便用绳索系住手电筒的前端,另一端系在头上,嘴里含着电筒的尾部照亮前行。无论是艳阳天还是狂风暴雨,只要能动员一个学生入学,哪怕再苦再累,他心里也是乐滋滋的。一些家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一个、二个、三个……有5个失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校,从此,停办了4年的学校又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虽说是5个学生,不算多,但却给了阮文凭一丝安慰:有了这5个,就会招来15个、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