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组织部张俊滨谈大学生村官培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商晶
●原籍大学生村官对本地农村的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比较了解,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我们希望通过精心培养和制度设计,使这几年农村经历成为这些年轻人整个“事业大厦”的一个基石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完善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发挥作用、有序流动机制?

  2月12日,天津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俊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深入解读了天津的实践与思考。

  据他介绍,眼下,虽然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还未正式启动,天津市委组织部接到区县的“预约订购”请求已经不少。

  “今天的天津,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了助推农村新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给天津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开了个好头。”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的课题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它的出现,意义非同寻常。”张俊滨开宗明义地说,“它将推动农村乃至我们整个事业的后续建设力量发生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与此相联系,它也会带来农村工作理念、方式、手段的创新发展。天津的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工作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从2008年开始,天津共选聘了978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岗821名。无论在设施农业种植基地还是在土地整合施工现场,无论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还是在农家书屋,无论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创先争优中,随处可见大学生村官活跃的身影。

  众所周知,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天津更进一步延伸了这个观点:“越是发展快的地方,越需要大学生村官。”

  “我们感到,他们在很多时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丽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丽区这几年城镇化速度很快,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提升了整个工作的水平和进度。同时,大学生村官们也从农村收获了全面细致、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办事能力,百折不挠的品格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

  “除了这些看得到的变化,这项人才战略工程的深远意义和长远影响,会在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逐步显现。”张俊滨说,天津大学生村官工作能扎实、有序、稳妥地推进,几个因素很关键:一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二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工作机制;三是善用典型激励和舆论引导。

  “就拿我们组织部门来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莲喜同志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问题,她还自己带头,每次到农口区县都要见大学生村官。很多区县的书记、组织部长也和大学生村官们非常熟悉。再说机制,机制为什么很重要?如果只是有部署、有要求,而没有机制保证,工作起来容易走样。”

  此外,天津的一些政策体现了先人一步的眼光。比如去年热议的取消加分、改为定向招录,由于天津从一开始就主张定向考录,加分只在定向考录职位内加给少数优秀者,与国家出台的大政策基本衔接,所以没有引起大的波动。

  “大学生村官的出现,对组织人事工作、对党的建设、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张俊滨说。

  原籍选聘是解决“水土不服”、为农村留住人才的法宝

  “天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他们的支持从源头上保证了这支队伍的质量。”

  几年来,天津注重素质选优,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

  原籍选聘是天津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一个法宝。经过了2008年在宁河县的小规模试点,2009年,天津拿出220个名额面向本地区原籍的高校毕业生进行选聘,占当年全市选聘总数的半壁江山。现在,天津面向原籍生的选聘已经达到选聘计划的60%。

  如此大规模地选聘原籍大学生村官,深意何在?张俊滨说:“原籍大学生村官对本地农村的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比较了解,不会出现‘水土不服’,更容易进入角色。再长远一些看,他们是最有希望长久服务农村的人才。”

  在选聘中,天津创造了原籍生和非原籍生分设报考岗位的方法,营建了差异化竞争平台。下一步,天津打算将选聘工作做得更加细致。

  “不同的村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如何把个人特长和农村需要结合起来,更好人岗相适,我们还要多想点办法。”张俊滨介绍说,天津正在考虑对农村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引入“双向选择”机制,实行到高校直接定向选聘。此外,还要继续按照一定比例选聘原籍生;突破单纯“考试”选聘的方式,将高校推荐作为“前置”资格审查的重要内容。

  找管理培养共性的同时,更要注意这个群体的个性

  “同普通村干部、一般青年干部相比,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但我们更要注意到这个群体的个性,要下功夫研究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发挥作用的机制。”

  张俊滨认为,锻炼成长与发挥作用密不可分。“没有分工就没有职责,工作起来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很快成长。要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岗位。还要注意要从他们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特长。”

  在具体管理上,天津与很多地方一样,采取了每月工作例会、季度座谈会、半年总结、年终评比等务实管用的方法。然而,随着大学生村官人数的增多,由各区县委组织部直接管理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有的县区开始尝试增强乡街管理权重的新办法。

  “可以放权,但不能放手。”张俊滨强调,“当大学生村官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它有既定的培养目标。组织部门的跟踪管理要坚持,确保他们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

  实行定向考录以后,在村实绩直接关系到出路,考核也更受关注。

  “我们把功夫下在平时,特别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全市普遍推行了县、乡(镇)、村三级考核机制。每名大学生村官都有自己的成长档案。”

  记者注意到,相较其他地方,天津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比例不算高。对此,张俊滨并不回避:“从天津的情况来看,在经济条件差的村,带头致富能造福一方,以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多。在经济条件好的村,大学生村官工作量饱满,更需要的是‘守业’。我们鼓励创业,但具体到个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对出口要作整体综合设计,避免顾此失彼

  2010年,天津首批期满大学生村官全部实现有序流动。全市形成了村、乡镇、区县、市各个层面,农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各个领域均有大学生村官的分布格局。

  “我们希望通过精心培养和制度设计,使农村经历成为年轻人整个‘事业大厦’的一个基石。”张俊滨说,“如果大部分人以后的发展与这段经历不能有机衔接,就是人才培养上的极大浪费。目前,天津70%的聘任期满大学生村官仍从事着与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作。”

  在天津市委组织部,记者见到了工作还不到半年的山西女孩牛静慧。这位曾经的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如今是组织一处的一名新兵。去年,天津特别从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等单位拿出5名公务员招考名额定向招录,在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反响强烈。

  “这是一个重要的导向。我们坚持定向招录的岗位与农村工作能够紧密联系,实现对大学生村官的延续培养。下一步,天津将要努力完善选拔机制,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张俊滨表示,天津将尝试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将素质优秀、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要保持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序流动是必然,也是常态。”张俊滨呼吁对此作更深的研究,“要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局出发,作整体的、综合的设计,不能顾此失彼。”

  “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组织部门责任重大,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这是我们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莲喜同志经常提醒我们的话。”采访最后,张俊滨重申,“要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注意发现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探讨对策。”(记者 商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