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我总的感觉是中央决定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已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基层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已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从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农村。近十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每年数百万大学生如何就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作为民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长期以来,大学生到城市发达地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近几年以出现农村人才严重短缺和不分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或非正规就业逐年增多的严峻形势。域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异常尖锐,城乡差距逐步扩大的现实让高层决策者下定决心要化解“三农”困境,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从更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在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大量减少农民的前提条件下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高等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而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使农村大学生“村官”有了客观要求。也正因为各级政府认识到了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力度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就业提供了起码的资助条件。因此说,没有国家做出的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就不可能有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政策。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来看,没有大学生“村官”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为目前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不适应的。
二、从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后产生的影响来看,我认为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首先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农村工作繁琐复杂,棘手问题较多,加之待遇低,农村的精英们大多不愿意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今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外出务工,更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农村干部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方式简单、工作消极、工作能力有限等老大难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文化水平高、知识新、年纪轻、社会责任感强、工作积极性高,现任村干部感到了后生可畏,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对促使农村干部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整体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
其次有利于更新农村的传统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依法、民主、科学的治理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法制意识薄弱,执政能力普遍不强。短期内这种局面是难以改变的。尽管大学生“村官”在能力、经验和方法上有所之缺,但我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民主法制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给农村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将在较长时期内引起村干部和广大农民思想上碰撞和演进,对传统观念将构成强大的冲击,为科学、民主、自由、法制、和谐等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现代文明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第三、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大学生“村官”都是通过考试考核等程序严格选拔出来的,应该算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整体素质是较高的,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认识了解得比较多,对广大农民权益的维护有强烈的责任心,我们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敢于站在农民的立场仗义执言。因为没有思想负担,又不因循守旧,大学生“村官”往往具有较强的民主法治观念。由于在工作中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又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大学生“村官”也很容易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和充分听取村民意见。这对于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对现有乡镇和村组干部改进工作方法将有很大的触动。
第四、有利于传播现代农业的观念和知识
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让农民对现代市场经济有更深的认识,尤其是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村官”会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传播农村。就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结合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从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来看,我认为大学生“村官”要做到三点:
第一要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刚到农村工作,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豪情万丈,想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农村生活条件差、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开展工作困难。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个人要独自面对泥泞的道路、扑面的灰尘、苦涩的井水、乱飞的蚊蝇、不合口味的饭菜以及夏天的酷暑、冬天的严寒,也包括天意的孤独。这些生活上的困难我们或许不难克服,但面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乡村干部揽权和村民们的不理解不支持以及工作难以开展的尴尬境地时,我们或许还要经受心灵的煎熬。总之,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一时让我们难以适从,但只要我们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迎接挑战,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我们各方面情况熟悉后,干出一番事业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是找到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空白点。
大学生村干部受教育的背景与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再加上我们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在涉农服务中遇到农业科技服务、政策法规咨询、民事纠纷调解、组织群众性文娱活动、组建各类社团及经济组织等工作时,往往投入很大的精力却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说,大学生“村官”的经历也是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各种能力的过程。
第三是找准开展工作与展示个人才华的切入点
开展农村工作我们很难做一些了不起的大事,如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村镇规划、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恐怕是我们想做也很难做。但在农忙时给农民帮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农闲时利用村里的广播和黑板报向农民宣传一些科技知识、法律常识、有空了还可以经常与农民拉拉家常,利用所学知识举办一些免费的培训班或给农民的孩子搞一些学习辅导等,通过这些小事与农民增进感情,给自己创设展示个人能力特长的平台。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并取得了农民认可,我们就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工作平台去干,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使农村社会和谐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大事。
四、从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来说,一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也不会在短期内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目前困扰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是如何让大学生“村官”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任村官的动机千差万别,有相当一不分大学生“村官”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而真正对农村有感情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人只占极少数。一旦有机会,大部分人会通过报考公务员、考研究生、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等途径离开农村。针对这个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应在制定优惠政策时考虑到如何引导大学生“村官”真正在思想上长期扎根农村,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上。
其次是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建设引进的急需人才,其优势很明显但劣势也很突出。具体来说,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较差,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进村以后,多数大学生“村官”感到工作难以深入,人际关系难以处理,生活上难以适应,自身优势难以发挥。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县、乡、村的各级领导能在工作上多给予指导。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让我们尽快进入角色。
第三是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做好农村工作。
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工作上繁琐事务多,接触新事物机会少,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村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上缺陷。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应制定一些激励约束机制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
五、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坚持自愿原则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真正把志向坚定、能力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到村官岗位上。
二是为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干部队伍,知道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要为大学生“村官”进修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解决好大学生“村官”触动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问题。各级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和各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纳入 计划,尤其是各高等院校要为本校选派的大学生“村官”提供跟踪服务。
三是建立建全科学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应及时给予奖励,并在晋升、调资、参加公务员考试、考研、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照顾。对于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强、农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应在认真考察确认后及时予以辞退。
四是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机制。
在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农村留住一批真正爱农村又有能力做好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
五是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以及党的国家选派优秀大学生支援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通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更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
六是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支援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设立创业基金并提供科技、管理、法律、投资等相关信息服务,通过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手段提供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推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创造业绩。
- 浙江嘉兴秀洲大学生“村官”之生存报告 (2009-07-16)
-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009-07-16)
-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发展调查报告 (2009-07-16)
- 福建省闽侯县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问题调研报告 (2009-07-16)
-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