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陕坝镇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

来源: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杭锦后旗陕坝镇通过加强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管理与使用,全面提升其能力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抓日常管理,加强督促检查。陕坝镇有3名大学生“村官”和8名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为了加强管理,镇党委定期不定期到村、社区走访,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工作情况,并采取“1+2+1”管理模式,即:指派1名包村包社区领导作为管理他们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明确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1名镇干部作为管理他们的具体责任人,督促日常工作开展;每3名大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学习互助组,进行相互学习交流。

       抓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建立每周五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例会制度,交流工作经验,畅谈工作体会,汇报工作成绩。同时镇内不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规、市场经济、农业技术、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等知识,努力拓宽其知识面。

       抓实践锻炼,强化工作能力。按照“到村(社区)工作为主,多岗位锻炼为辅”的工作思路,对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实施“3+2”工作模式,即每周3天在村、社区工作,2天在镇机关工作。安排他们参与土地征用、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处等急难险重工作,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熟悉电脑操作的优势,让他们兼任远教管理员,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致富本领。组织他们在镇机关对口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扩大工作接触面,了解参与全镇中心工作。

       抓考核激励,激发工作热情。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措施,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村干部评议与居民评议相结合等形式对进行考核。在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中开展“五比”竞赛活动,比工作质量、比工作实绩、比考核位次、比作用发挥、比干部群众认可度,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政策,这他们的生活提供资金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同时还为他们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民生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