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进村就要做官?
昨日起,北京招录大学生村官开始进入补录阶段,有空缺岗位的区县将开始对服从调剂的毕业生进行补录。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实际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可能会视具体情况扩大规模,超过原定的1600人。(新京报6月5日)
大学生就业现在是大问题,以前是非大城市不去,现在是进了小村也要做大官,干大事,否则就是浪费人才,就是资源闲置。这恐怕是大学生的那肉烂了在锅里或者是瘦死的骆驼比驴大的思想在作祟吧?
当然,如果就此把板子打在大学生的屁股上,实在是眼界太窄,或者就是有意地替某些设计者开拓罪责:教育思路和教育环境里给大学生起码的道德自省合服务意识成长的空间了吗?当大学把义无反顾地撕破脸皮打上补丁戴上毡帽把自己打扮成杨白劳而以扣留毕业证的方式向学生讨还学费的时候,当大腹便便的校委会一班人稍息立正恭迎体征凸出的某评估团三等秘书时,当复制粘贴的来的博士硕士带着导师生花妙笔而四处招摇撞骗的时候,外面还能希望什么?希望大学生们去向贫下中农学习善良淳朴勤劳勇敢?希望大学生帮助老百姓把粮食高价卖出去买回点真化肥来来年好下种?希望大学生能给乡政府县政府的大佬们说说别把俺们教学点给撤了,让娃娃们好有个学“人口手”的地方?希望大学生能把那财大气粗地想当村长的小财主给拿捏住,别让他祸害村里的女娃?……
很遗憾,大学生从小就没有被培养出平等待人尤其是尊重农民热爱农民扎根农村贡献农业的基础素养来。而现在,因为经济危机,因为城市就业前景惨淡,因为没有更具名利前景的地方可去,所以,不得不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无豪情,无真心,无意志,只不过是最本能的求生谋食而已。而且,一旦有机会离开那穷乡僻壤,则一定溜之乎也,一定要到那纸醉金迷名利双手吃香喝辣的“自由”之城里去。至于村里的姑娘是否会因劳务输出而受到戕害,是否村庄生态因为“六一九九”现象而受到毁灭性打击,是否村里的高利贷,黄赌毒日益猖獗,是否村里的土地受到权贵集团的掠夺,那都是我走后之事了。管他作甚!?
动机不纯,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思路不对,是因为修行不到家。尤其是有些大学生被教授和教务官僚们惯出来的骄娇二气太重,下马伊始,就想几里哇啦,压根就没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之心,而有挥斥方遒,甚至颐指气使之志,如此村官,比那请全村人吃烤乳猪选出来的村长有啥两样?大学生在大学里就没有学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以民为本。你让他不在艰苦环境中锻炼,你不让他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不让他参加点挑水担柴,薅草割麦,碾场放牛的活儿,真正溶入到农民中间去,怎么可能跟贫下中农一条心呢?这么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村治环境呢?怎么可能通过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农民大众之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去呢?
结论是三个:一,大学生进村就做官,不管大官小官,不妥!可以做驾驶员,技术员,卫生员,保育员,教员,通讯员,没有经过生活斗争的考验,是不能得到老百姓信服的。二,选派大学生村官或者村民政策措施应该由农民说了算,而不是有关当局拍脑袋搬桌子支场子改卷子写名字发单子就成!三,教育要改革,要培养面向农村,面向更多贫下中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由社会主义觉悟的能够扎根农村改天换地的劳动者!
- 当村官不是渡过就业危机的"浮桥" (2009-05-09)
- 大学生“村官”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2009-05-09)
- 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 积极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2009-05-11)
- 大学生村官拒绝投机 关注“流得动”更应“干得好” (2009-05-12)
- 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新现象 更是一种新思潮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