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堂大学生搞现代农业 政府无息借款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杨代军 陈…
4月的阳光下,位于金堂县赵家镇的“大学生创业之乡”的巨幅路牌特别醒目。牌子下是一片整齐的标准化大棚,新品种“冰淇淋西瓜”已经开始挂果。“等下个月第一批西瓜上市了,我们就能把政府的15万元无息借款还上,让这笔钱再去帮助别的大学生!”老板张勇满怀信心地说。

  张勇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前些年回来的一名大学生。今年以来,金堂县人事局围绕促进就业创业,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之乡”,并为返乡大学生建立了专门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创业专项基金,目前已有5个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获得了扶持,共投入资金4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近200万元,并带动周边上百人就业。

  鼓励创业

  20多人递交申报材料

  “回来找工作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工作一年比一年难做了。”据金堂县人事局局长袁西高介绍,2005年金堂县共有约700名大学生回来报到,但到了2008年,这一人数便上升到1100多人,而当年合适的岗位仅200个左右。经过分析,县上发现,大量回乡找工作的大学生有知识能吃苦,但是缺乏资金和平台。于是,县上决定以创业带就业,让回乡大学生成为带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帮他们找到和农村的结合点。

  据介绍,为了帮助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金堂县从2008年开始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展创业培训、出台优惠措施,目前县人事局已会同县劳动局对大学生开展了2期近90人的SYB、SIYB创业培训,并组织100余人次到新都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兰地新繁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及县内鹏程畜牧科技养殖基地、莱特投资有限公司、犇牛现代农业基地等企业参观学习,目前已有20多人递交了创业申报材料。

  设立基金

  鼓励大学生搞现代农业

  “如果不是政府的鼓励,我们的项目也许现在还没有动起来!”张勇告诉记者,其实之前他和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张娟、沈晓娟已经有了合作创业的念头,但选项目、考察市场八九个月,大家一直下不了决心。今年初,县人事局通过了他们的申请,同意无偿借款15万元作为扶持资金建设一个基地。赵家镇也无条件为大学生创业基地提供了用电、用水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目前基地已经有200亩了,总投入75万元,全部采用高科技大棚和膜下滴灌等技术,品种也是市场最新、最缺的,预计5月初第一批瓜就可上市,预计今年每亩可赚到5000元左右,“15万元资金对刚起步的我们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精神上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不过,资金的申请非常规范,据张勇回忆,从递交申请、镇上考察推荐、县人事局询问“面试”、农业专家组亲自到基地考察,整个过程都很严格。在金堂县《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上,记者看到,县上明确了资金的使用范围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三次产业等自主创业项目”,凡是毕业时间在10年以内、个人档案存放在县人才交流中心、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都可申请,由县财政每年从年初预算中安排100万元,由县农投公司具体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无息借款为主,每个项目的扶持金额控制在15万元以内,最长借款期为3年。

  政府扶持

  争取乡镇都有创业项目

  来到张勇的大棚里,曾经的贫困户肖乾国正在自家的地里做工——原来他自己种地,自家吃饭都不够,现在光是地里的租金每亩每年就有900元保底收入,在地里做工每月还要挣900多元。现在基地里每天都有40多个当地人在打工,每个月光是工资都要挣几万元。“前段时间我们跟村民们商量,下一步把规模扩大到1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我们的带领下创自己的品牌,大家都同意!”

  与村民一样感叹的还有专门来参观的另外几名大学生。瓜果不打农药,只打消毒剂;内瓤子雪白的冰淇淋西瓜比传统品种要多卖一倍以上的价钱……张勇的基地不仅颠覆了大家传统的观念,也激起了大学生心中创业的梦想。据袁西高介绍,围绕金堂县“复合三次产业”的发展目标,下一步县上还将围绕“一乡一主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争取在每个乡镇都扶持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带动当地的产业、就业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