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纪实 保证村官安心驻村
2006年12月,丁思成通过考试成为嘉兴市秀洲区一名村官。不到三年时间,她拥有了很多头衔: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濮家湾村民委主任助理、油车港镇团委副书记,《小村官》杂志主编、村经济合作社委员……今年,丁思成承包了5亩地,搞起了“小村官”葡萄种植园,并成立了“好收成”果蔬专业合作社,会同当地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丁思成是浙江千万个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个代表。自2006年统一部署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以来,浙江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选聘、规范管理、落实保障、强化激励,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切实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如今,在浙江的农村大地上,一批批像丁思成这样的大学生投身农村,发挥聪明才智,挥洒青春才华,撒播着新的希望,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政策引导 优秀大学生下农村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因为招考村官,醒目的大红横幅高高悬挂在浙江的各大学校园,不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点燃了大学生心中澎湃的激情。
今年4月,萧山区2009年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农村(社区)工作人员,共推出243个岗位,吸引了3223名高校毕业生报考,平均每个岗位报名人数约13人。据了解。浙江其他市(县、区)大学生村官招聘也同样热烈。
是什么让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放弃城市,而选择到农村发展?
主要原因是党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战略决策和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5年,中央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2008年,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党中央的这一决策,更是把大学生村官工作送入快车道。
浙江省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起步比较早。2001年,宁波市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村(社区)一大学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聘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工作。中央出台文件后,浙江省切实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来抓。
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浙江省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具体任务的落实。
2008年4月28日,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全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意见的汇报。省委书记赵洪祝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中央下达给浙江的选聘计划,继续扎实推进浙江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全省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选聘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规范选聘程序,切实保证好中选优。随着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高校毕业生争当村官的热情日益高涨,纷纷踊跃报名。
据统计,我省从2006年开始统一部署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到2008年底,全省共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18533人,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的57.27%。目前在岗16946人。嘉兴、湖州两市提前两年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市完成目标的80%以上。
培训指导 学生成长为村干部
“要做村官,先做村民。”已经担任了瑞安市荆谷乡山头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蔡珍姬说。
蔡珍姬走家串户,掌握村情民意,也渐渐学会用村民的语言说事,成了村民们的熟人。此后,她又主动请求村“两委”安排工作,也逐渐学会了做村民干的农活,个人工作能力逐步得到村民的认可。
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到一名较为成熟的村干部,蔡珍姬认为组织部门的培训和老干部的传帮带起了很大作用。
按照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计划,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开始绝大多数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主要从事文书、档案、远教等工作。
针对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缺少农村、社区工作知识和经验的实际,全省组织部门着重加强党的基层工作方针政策和基层工作方法教育,组织国土、规划、农林等部门业务骨干,讲解基层工作中的常用、实用知识;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现场说法,传授经验,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尽快实现由“同学”到“同志”的转变。
全省各地在实践中,还健全有关制度,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和培训;建立“3+1”的结对帮带制度,实行跟踪帮助指导,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能力。
金华市把高校毕业生管理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实行周、月、年检查制,并做好年度考核。
衢州市明确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职责,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
舟山市有针对性地安排每名大学生村官分别与一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县(区)优秀人才、市(区)“暖人心促发展”驻村干部、社区(村)干部结对,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丽水市做好岗前和在岗培训,加强新农村建设有关知识、基层组织建设、民政扶贫帮困政策等知识的培训。
余姚市通过制订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创建大学生村官网站,有效地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
绝大多数在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经过基层的历练后,进一步增进了对党和群众的感情,一批条件成熟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被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到目前,全省共有604名选聘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入党。
规范管理 激励村官发挥作用
根深枝繁叶茂,强基固本富民。村级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村干部素质高不高。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最直接的效果是,改变了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知识老化等问题。
从浙江全省建制村党组织书记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看,35岁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人员的比例分别从2007年的5.98%、8.20%提高到2008年的6.43%和11.72%,
从浙江全省建制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看,35岁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从2007年的16.33%、3.65%提高到2008年的16.70%和5.19%。
农村天地广,处处皆学问。怎样把“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培育成“黄土地”的“领头羊”?
首先,各地积极采取措施,适才适用,切实发挥高校毕业生各自特长。
宁波市根据高校毕业生的个体条件和专业特长,安排其担任团支部书记、文书等专项性职务,或根据实际需要,让高校毕业生参与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湖州市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自身优势,安排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宣传干事、综治干事、农业干事等工作,并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集中性活动。
温州市通过明确职责,设置载体,组织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村级台账整理、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
衢州市柯城区着眼于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作用,推行工作绩效写实制度,给大学生村官派任务、压担子,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
其次,各地还加大对在农村工作高校毕业生的考核力度。出台专门的考核文件,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体系,每年由村两委、当地群众、上级党委政府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评。
在开展选聘工作中,各地各级党委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把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参加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明显、干部群众公认的对象,及时列入村主要领导以及乡镇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重点培养和发展对象,对愿意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发挥表率作用好的高校毕业生优先提拔使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段时间的农村工作和生活,大学生村官们在阅读农村这部无字大书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如瑞安市桐浦乡山平村大学生村官林丽芳,于2008年4月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以后,团结村两委班子一班人,有效规范了村级财务,加强了村级集体经济,改变了原来村班子软弱涣散的面貌,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目前已有483名高校毕业生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进入村党组织班子的有227名,有9人担任村支部书记,进入村委会班子的271名,有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
保障待遇 保证村官安心驻村
如果说农村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但面对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如何让他们留得住?待遇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每个月,县委组织部都准时把工作、生活补贴打入工资卡,为我们缴纳了社保等各类保险。乡镇党委还为我们租了房子,配备了生活用品。”从最初的每月1200元到现在的将近每月3000元,江山市贺村镇湖前村党支部副书记戴建对目前的待遇表示满意。
为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浙江省选聘到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大专生的年总体收入一般应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水平,本科生以上年总体收入应略高于这一水平。同时,要求各地按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标准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在推进选聘工作过程中,省级有关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共同协作,积极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抓好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指导督查;省财政厅落实财政保障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选聘工作的支持。
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的有关规定,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薪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落实好高校毕业生的待遇保障。
据了解,为了落实好对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的财政补贴,杭州市加大对县(市)的财政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对淳安、建德、桐庐、富阳和临安5县(市)每选聘1名高校毕业生,给予5000元到2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疏通出口 扶助村官创业创新
7月6日,临海市沿江镇红光村主任助理戴美红公示期满,从一名村官变成“镇官”——沿江镇团委书记。与戴美红一样变“镇官”的,还有钱宁和王晓波2名大学生村官。这是临海市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出路,面向大学生村官竞争性选拔镇(街道)团委书记的一次尝试。
随着首批大学生村官聘期将至,我省各地着眼于拓宽大学生村官出路,在职业发展以及出路上作了可喜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我省明确规定:从2009年开始,全省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招考公务员应主要从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仍在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市级以上公务员时实行加分。
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证明,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自己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
桐乡市的大学生村官潘黎、陈小忠和他们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团队,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在农村工作的重点,积极发挥自己农业专业的长处,共同投资开展湖羊规模化养殖,在当地农户中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了一批村民开展湖羊规模养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浙江各地不但从政策上支持,还从资金上扶持。
绍兴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承包当地农业经济、科技项目,或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创办农业产业示范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创办其他企业以及自主创业等。
上虞市探索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援助行动计划,对自主创业、领办企业和其他致富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贷款卡。
面对全区20多名大学生村官提出符合实际的创业设想,嘉兴市秀洲区在全面落实市里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还设立多个创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大学生村官与企业、种养大户结对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各种实用技术,增强自主创业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好风虽能借力,破浪方能扬帆。在各地出台鼓励政策及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典型的推动下,一股创业热潮正在大学生村官中形成。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大学生村官,是撒向农村大地的种子。我省正在着力构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村官思想上的“扎根”问题、工作上的“深入”问题、能力上的“提高”问题、出口上的“疏通”问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志文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大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队伍将在农村实践中脱颖而出。”
- 浙江嵊州石璜镇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交流座谈会 (2009-03-18)
- 大学生“村官”的适岗状况与培养机制 (2009-03-24)
- 浙江临海 大学生村官以培养及锻炼为主 (2009-03-25)
- 浙江诸暨三位女大学生村官的社区体验 (2009-03-26)
- 配备“双师”台州沿赤乡传帮带大学生村官 (2009-04-01)